学习诗歌朗诵,拼装“战斗机”,楚才小记者在昙华公书林过国庆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日讯(记者艾晨光) 10月1日国庆节,20名楚才小记者走进盛装归来的武汉文化地标之一——昙华公书林,参观历史文化建筑,学习诗歌朗诵的礼仪、方法,动手拼装木制“战斗机”。

小记者们了解到,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集聚了自然、古城、宗教、建筑、教育、卫生等多元文化,是一部“活”的武汉近代史书。昙华公书林位于昙华林街区东段,见证着百年的沧桑。1899年,美国人玛丽・伊丽莎白・伍德来到中国探望其在武昌昙华林的弟弟罗伯特・伊・伍德,随后留在昙华林的文华书院教基础英语。1903年,她在武昌昙华林文华学校筹办阅览室。1910年,扩大馆舍,命名为文华公书林,以后成为文华中学、文华大学两校学校图书馆。经过百年沉浮,如今昙华公书林重新向广大市民提供文化服务。

小记者们在室内练习朗诵。王萍 摄

在昙华公书林,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吴诗琦向小记者们传授朗诵礼仪与方法:“首先要了解朗诵时的礼仪规范。朗诵时男生的双脚呈八字步,双手紧贴裤缝;女生的双脚呈丁字步,双手可交叠放在腹部。”

“我画的祖国,是一朵鲜花,只有鲜花,才是世界上最美的春色;我画的祖国,是一枚新芽,只有新芽,才能彰显出生命的蓬勃;我画的祖国,是一株新竹,只有新竹,才能显示铮铮的骨气……”吴诗琦带领小记者们记忆和朗诵诗歌《我画中国》,“文字有些长,可以通过联想法迅速记下来。”

来自江岸区惠济路小学的李仝宇饱含感情地朗诵完整首诗,他说,以前说到祖国,并没有很清晰的概念,当把祖国比喻成鲜花、新芽、新竹时,顿时就生动形象了,也让我明白了它的深刻内涵。

小记者们在室内练习结束,走出昙华公书林,在门外的阳光下朗诵刚学的诗歌。来往的游客们驻足倾听,给他们微笑和掌声鼓励。

小记者们合影留念。见习记者刘昊洁 摄

移步木雕工艺体验区,一件件别出心裁的木制拼图作品令小记者们惊叹不已。武汉海叶子科技有限公司文创负责人胡予一边介绍木制拼图的背后故事,一边讲解“战斗机”的拼装步骤:“先搭建机身的主体框架,紧接着安装机身的前头部分,然后依次拼出飞机的双翼和尾部,最后进行细微调整。”

小记者学习拼装“战斗机”。王萍 摄

王圣然和王俊烯兄弟俩边听边有条不紊地开始了拼装。十几分钟后,两架穿云破雾的“战斗机”降落在“停机坪”上。

一位小记者说,室外朗诵锻炼了胆量,木制拼图让自己学会了推理分析,提高了动手能力,这些都是小记者应当具备的本领。几位同学商量:“回家后,我们再针对性地练习。”

【编辑:胡慧怡】

(作者:艾晨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