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土郎中“转正”门道清了,河北出新规有人推荐考核合格就成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 一些民间中医虽有医术专长,却缺乏获得正式中医医师资格的途径。针对这一情况,河北省近日出台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以上中医医师推荐,经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根据公开媒体报道,长江日报记者发现,《中医药法》正式实施后,河北省较早出台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条例。

《河北省中医药条例》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在今年7月1日起,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正式实施的基础上,地方做的又一步积极探索,为民间中医“转正”提供更便捷条例。

难过学历关民间“中医”师承大师也不能独立行医

此前,师承模式不能完全被法律所认可。据媒体报道,一位中医界人士说,“传统中医的根在民间,但很多民间中医‘高人’行医处境尴尬。现行的执业医师法和医疗市场的过度商业化,对中医发展都很不利”。

一名中医保健师曾对媒体透露,在我国《中医药法》正式出台前,之前的要求是,民间中医必须通过本科学习或者专业知识学习,再通过院校的培训,学出来以后才可获得执业资格。即使师承大师,没经过以上程序,不能独立执业行医。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开发研究协会会长陈珞珈也对媒体介绍,过去中医没有民间、官方之分。我国历史的大多数时期,绝大多数中医是以个体行医、坐堂开业的形式传承。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的实施是中医身份的重要分水岭,从此,学历成为行医的重要门槛。

因为,《执业医师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人,首先必须具有医学本科、专科或中专学历。

这个规定将通过家传、自学等途径获得中医技术的民间中医拒之门外,他们有名、有技,但没有行医执照,或将直接导致一些中医药的特色诊疗技术、方法失传。

落实《中医药法》河北出新规明年实施便捷民间中医“转正”

我国首部《中医药法》于2016年12月25日出台,2017年7月1日实施,为民间中医“转正”打开一扇大门。它对师承及确有专长人员走上执业医师之路做出了新规范,在第十五条中明确规定,师承及确有专长人员在获得师承及确有专长证书之后,便有了直接考取中医医师的资格,这对于广大中医爱好者们,无疑是巨大的好消息。

这意味着,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他们将可以通过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获得中医医师资格。助力解决一些中医流派面临传承告急的问题。

有专家称,“中医法是个‘桌子’,必须有‘腿’支着才能落地站稳,其中最重要、最复杂、政策性最强的就是民间中医‘转正’问题”。

此次,河北省出台的《河北省中医药条例》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为民间中医“转正”提供更便捷条例规定。

条例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以上中医医师推荐,经省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二处处长刘汉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该省的新规作了进一步解释,“具体讲,就是你会什么,我们就考什么”,比如你在中医贴膏药治疗跌打损伤方面有专长,那就考你中医药治疗跌打损伤。“但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也只能看中医药治疗跌打损伤的病,看别的不行”。

别担心笔试必要时实地调查核验行医技术

为贯彻落实《中医药法》中民间中医“转正”的相关规定,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将于12月20日正式实施。

《暂行办法》对通过师承、家传等非学历教育方式学习中医的人员申请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提出了明确条件:一是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5年,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二是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推荐医师不包括其指导老师。

此外,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具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的;二是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并得到患者的认可;三是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专长医师已经不是笔试考试了,而是专家现场考核。《暂行办法》规定,采取专家现场集体评议方式,通过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为主,必要时采用实地调查核验等方式评定效果。(记者高萌整理)

【编辑:朱艳琳】

(作者:高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