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福了!“武汉戏曲大码头——武汉戏曲历史文化特展”9日开展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于2021年10月9日至10月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

本届中国戏剧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展现近年来我国戏剧艺术传承与创新的优秀成果,为建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厚底蕴的文化自信、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文艺创作做出新的贡献。

为弘扬武汉戏曲文化艺术,2021年10月9日,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汉博物馆、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承办,武汉京剧院、武汉汉剧院和武汉楚剧院协办的“武汉戏曲大码头——武汉戏曲历史文化特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月9日。



展厅实景

九省通衢的大武汉,两江交汇,“水道之便,无他埠可比”,明末清初,已是人口炽盛、商贾云集的商贸重镇和人文荟萃之地。清乾隆(1736—1795)后期至嘉庆(1796—1820)年间,“武汉戏曲大码头”在汉口形成。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武汉迅速成为“华洋并立”的现代大都市,“武汉戏曲大码头”也日渐繁荣,“货到汉口活,戏到汉口红”的民间赞语可资佐证。

“武汉戏曲大码头”不仅吸引多地多个剧种的名团名角前来献艺,而且汉剧、楚剧等本地剧种向全国十几个省市强力辐射,特别是汉剧,不仅传播到北京孕育了京剧,而且引领了拥有几十个剧种的皮黄腔系的建构,对清中叶以来中国剧坛的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世纪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对戏曲艺术高度重视,倾力扶持,着力打造,“武汉戏曲大码头”得以重振雄风,汉皋梨园精彩纷呈。

展览信息

展览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梨园笙歌——“武汉戏码头”的形成与兴盛(清乾嘉年间—1948年)

第二部分 百戏纷陈——“武汉戏码头”的改革与创新(1949—1976年)

第三部分 春回大地——“武汉戏码头”的复苏与进取(1977—2006年)

第四部分 盛世新貌——“武汉戏码头”的重振与拓展(2007—2021年)

《汉剧志》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早期汉剧“楚调”的多个戏班在汉口建立行会组织“楚班公所”。1780年冬,乾隆皇帝发布的“上谕”提及汉剧已流播到全国多地。描述嘉庆年间汉口风物的笔记《汉口丛谈》中有“清扬楚调吴侬让”的诗句,意谓此时优美动听的“楚调”代替昆曲主导了汉口舞台,可见汉口“演剧中心”的地位在乾隆至嘉庆(1796-1820)年间已然确立。


晚清汉口搭台演剧

晚清至抗日战争之前,来自全国多地不同剧种的名团名角在汉口演出,“武汉戏曲大码头”进入繁盛期。

民国汉口搭台演剧

抗日战争早期,全国各地的抗战演剧队云集武汉,在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和全国“戏协”的领导下,展开了以抗日为主题的演剧活动,其中汉剧、楚剧组织的流动宣传队在中国抗战戏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珍贵的影像资料

194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的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成立“文化部戏曲改进局”,领导、推进以“改人、改戏、改制”为内容的“戏改”工作,武汉“戏码头”积极响应号召,迎来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新局面。汉剧、楚剧在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成绩斐然;豫剧、越剧、评剧纷纷落户武汉;由周信芳领衔的中南京剧工作团成为“麒派”京剧的重要阵地,武汉“戏码头”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跨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武汉地区戏曲发展进入复苏与探索阶段。新时期“武汉戏曲大码头”新创剧目明显增多,各剧种均推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代表剧目。随着各项鼓励文艺创作政策的出台,武汉地区还举办了多项戏曲会演、学术研讨活动,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武汉戏曲大码头”的辐射力大大增强。

2007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台了一系列戏曲振兴措施和发展规划方案,尤其在人才培养、剧目创编、戏曲的普及与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武汉戏码头”的发展,而且进一步提升了武汉乃至湖北文化的软实力。

武汉楚剧院镇院之宝——上世纪50年代楚剧大师高月楼曾使用过的全手工定制金丝黑蟒袍。

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使用过的点翠头饰。

展览时间:2021年10月9日—2022年1月9日

展览地点:博物馆一楼艺术空间展厅、书画厅

此次展览,我们希望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致敬戏曲艺术前辈。欢迎广大观众届时莅临参观!

(来源: 武汉博物馆)

【编辑:张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