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前,古德寺僧众曾义埋大批辛亥烈士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8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刘建林)1911年10月10日发生的武昌首义和其后历时月余的阳夏保卫战,是终结满清专制统治的最后一战,它让武汉闻名于世,展现了武汉人民“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日前,辛亥革命史研究专家、辛亥志士后裔代表在位于汉口黄浦路的古德寺举行“辛亥首义阳夏战争——古德寺学术研讨会”,会上揭示古德寺僧众当年曾义埋大批无名辛亥烈士遗体的感人事迹,倡议在汉口修建阳夏保卫战相关纪念设施。

研讨会现场。记者万建辉 摄

研讨会由辛亥革命网、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主办。辛亥革命网、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首席顾问、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严昌洪教授作了题为《阳夏保卫战与古德寺》的主题报告。严昌洪说,在阳夏战争汉口战役中,古德寺僧众在昌宏法师率领下,自发救护革命军伤员,掩埋死难者的遗骸,为革命作出了特殊贡献。此后黎元洪曾为“古德茅蓬”改名“古德寺”并竖题寺名,以表彰古德寺僧众的义举。

以后古德寺多次扩建改建,并在党的宗教政策指导下恢复了宗教活动。我们在研究阳夏保卫战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搜集资料,完善古德寺与阳夏保卫战的历史,纠正少量不准确的说法,还原历史的真实。他建议在古德寺附近建设阳夏保卫战的纪念设施,让人们永远铭记那段英勇悲壮的历史。

据介绍,1911年10月18日到11月27日历时41天的阳夏保卫战,是辛亥革命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由汉阳战役和汉口战役组成,在汉阳、汉口多处发生过激烈的争夺战。阳夏保卫战虽然以失败告终,它却将清军主力死死地拖在湖北,长达40日之久,为其他各省的独立赢得了宝贵时间。短短41天时间,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统治,革命军与清政府南北对峙的局面得以形成。

2020年11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会议作出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议,并强调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纪念辛亥革命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辛亥志士熊秉坤嫡孙熊永铸详述了古德寺与阳夏保卫战的关联: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当时古德寺的前身“古德茅蓬”周边,从黄浦路到丹水池方圆约4公里的范围内,是南下清军沿铁路线进攻武汉三镇的唯一通道。古德茅蓬附近沿京汉铁路的刘家庙一带,成为了阳夏战争的最初战场。在阳夏战争中,昌宏住持慈悲为怀,倾全寺之力,自发率领僧众,对起义民军开展了战地救护,而且还在古德寺的后菜园义埋战死军人遗体3000多具。当然,这些遗体也包括清军,但以辛亥民军为主。熊永铸说,古德茅蓬僧众的义举展示了佛门弟子以慈悲为怀的高尚情操。

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电视总台高级研究员卢纲在会上正式提出《在汉口修建阳夏保卫战相关纪念设施的建议》,建议在古德寺东边与解放大道之间,原辛亥阳夏保卫战牺牲民军烈士集中安葬地附近,建一纪念墙或纪念亭,以便让武汉人记住这段感人的革命史与城市史。

【编辑:张文辉】

(作者:万建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