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学创办人陈时孙女:爷爷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9日讯(记者杨佳峰)“爷爷为之奋斗的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正在成为现实。”10月9日,77岁的陈家益在医院病床上特意收看了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

6月28日,辛亥首义“四大金刚”之一蔡济民的长孙蔡礼鸿、中华大学创办人陈时孙女陈家益、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长孙董绍壬相聚于武昌昙华林(自左至右)。   通讯员万学工 摄

陈家益是我国第一所私立大学——武昌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创办人陈时的孙女,退休前就职于原武汉市物资局机电公司。

陈时出生在湖北黄陂县城郊桃花庙(今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桃花村),1907年赴日本留学,后加入同盟会,并结识了孙中山、黄兴等人。

1911年春,陈时获得日本庆应大学学士学位后回乡,当时正值共进会与文学社在湖北筹备武装起义,作为同盟会员的陈时积极参与其中。

110年前武昌起义爆发,陈时出任军政府财政秘书,参与组织支援前线部队的后勤供应以及募集公债等工作。1912年初,坚信“人才是国家的财富,教育是治国的根本”的陈时,辞去公职筹建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武昌中华大学。

陈家益介绍,办学经费不是个小数字,当陈时把想法告诉父陈宣恺,一开始并未获得支持。当了解到儿子的宏大抱负后,陈宣恺卖掉田地和产业,为办学筹措到首笔资金。

1912年5月13日,取“振兴中华”之意的中华学校在武昌粮道街挂牌设立,首招700人,随后更名为中华大学。中华大学在当时的教育界形成了“北张南陈”之誉。北张是指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大学,南陈是指陈时创办的中华大学。

在医院充当陪护的陈家益的老伴余志达先生介绍,中共一大代表中,有6位先后与中华大学产生交集,或讲学或教书或读书。“陈独秀、李大钊先后来到中华大学办讲座,董必武、李汉俊则在学校任教,陈潭秋、刘仁静则在学校中学部就读。”余志达说,包括恽代英在内有61位革命烈士出自中华大学。

陈家益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辛亥革命先驱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当年爷爷毁家办学,就是希望培养更多的革命者,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编辑:丁翾】

(作者:杨佳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