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戏曲大码头——武汉戏曲历史文化特展”开展

“武汉戏曲大码头——武汉戏曲历史文化特展”展览现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0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范江欧美 丁燕)10月9日,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汉博物馆、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承办,武汉京剧院、武汉汉剧院和武汉楚剧院协办的“武汉戏曲大码头——武汉戏曲历史文化特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展。

展览分为梨园笙歌——“武汉戏码头”的形成与兴盛(清乾嘉年间—1948)、百戏纷呈——“武汉戏码头”的改革与创新(1949—1976)、春回大地——“武汉戏码头”的复苏与进取(1977—2006)、盛世新貌——“武汉戏码头”的重振与拓展(2007—2020)四个部分,按时间顺序系统梳理了武汉地区戏曲事业的发展历程。

“武汉戏曲大码头——武汉戏曲历史文化特展”展览现场。

主办方介绍,清乾隆年间(1736—1795),早期汉剧“楚调”的多个戏班在汉口建立行会组织“楚班公所”。1780年冬,乾隆皇帝发布的“上谕”提及汉剧已流播到全国多地。描述嘉庆年间汉口风物的笔记《汉口丛谈》中有“清扬楚调吴侬让”的诗句,意谓此时优美动听的“楚调”代替昆曲主导了汉口舞台,可见汉口“演剧中心”的地位在乾隆至嘉庆(1796—1820)年间已然确立。

清嘉庆、道光年间(1821—1850)《汉口竹枝词》描述,此时楚剧(时称花鼓戏)在汉口土荡街一带演出,颇受底层市民欢迎,汉口梨园相当活跃。晚清至抗日战争之前,来自全国多地不同剧种的名团名角在汉口演出,“武汉戏曲大码头”进入繁盛期。

抗日战争早期,全国各地的抗战演剧队云集武汉,在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和全国“戏协”的领导下,展开了以抗日为主题的演剧活动,其中汉剧、楚剧组织的流动宣传队在中国抗战戏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的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成立“文化部戏曲改进局”,领导、推进以“改人、改戏、改制”为内容的“戏改”工作,武汉“戏码头”积极响应号召,迎来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新局面。汉剧、楚剧在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成绩斐然;豫剧、越剧、评剧纷纷落户武汉;由周信芳领衔的中南京剧团成为麒派京剧的重要阵地,武汉“戏码头”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跨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武汉地区戏曲发展进入复苏与探索阶段。新时期“武汉戏曲大码头”新创剧目明显增多,各剧种均推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代表剧目。随着各项鼓励文艺创作政策的出台,武汉地区还举办了多项戏曲会演、学术研讨活动,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武汉戏曲大码头”的辐射力大大增强。

2007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戏曲振兴措施和发展规划方案,尤其在人才培养、剧目创编、戏曲的普及与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武汉戏码头”的发展,而且进一步提升了武汉乃至湖北文化的软实力。“武汉戏曲大码头”得以重振雄风,汉口梨园精彩纷呈。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月9日,展期3个月。

【编辑:丁翾 贺方程】


(作者:万建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