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生胡成华:28年在离居民最近的地方行医救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0日讯(记者余丹夏  刘晨玮  通讯员干坤涛)银色巡诊箱上已有几处磕碰痕迹,里面装着的听诊器、血压仪、家庭医生服务记录本,是江汉区前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主任医师胡成华的“宝贝”。10月8日,他与同事、全科副主任医师闵良捷一起穿过窄巷,爬上6楼,来到济生新村68岁居民刘昌柏家,为老人完成例行检查。为其测量血压、脉搏后,胡成华查看起老人近期服用的各类药物,刘昌柏一家与胡成华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已有8年。

在三甲医院打磨6年,落脚基层扎根28年

去年年底,胡成华成为武汉市首批正式评上正高职称的社区医生,而在2008年,他通过考试成为全市第一名全科副主任医师。1993年从江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他进入江汉区民族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1999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胡成华报考现在的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公共卫生专业学习。2002年毕业后,他参加全省首届全科医生骨干培训班,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职业培训。1993年至1999年,胡成华在协和医院学习,在肿瘤内科、急诊外科、外科创伤中心、重症监护室等科室摸爬滚打,6年的临床医学理论系统学习和实践打磨为他成为一名全科医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胡成华在中心接诊。长江日报记者余丹夏 摄

28年来,胡成华辗转江汉区多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基层虽然薄弱一些,却是全科医生最能发挥才干的地方。”胡成华清楚地认识到,和大医院的专家相比,社区医生通过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可以对病人进行长期、持续观察。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到对病人进行跟踪管理,到依据时机进行预防性照顾,再到改变病人的就医与遵医行为,这个过程正是一名医生积累经验、提高水平的过程。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成华发现,在大医院进修时的不同,他看的不是患者的某一种疾病,而是患者的所有疾病,还要照顾患者心理感受,考虑其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成员支持情况等。固定的就诊人群,连续性的诊疗服务,让胡成华和大部分患者成了相互信任的好朋友。

为一家三代签约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看好病

老城区的不少居民,多年来习惯了慢性病和小病小痛在家门口解决。“我们一家三代,有不舒服的时候就找胡医生,出门百米到中心,也可随时打电话。”68岁的刘昌柏和儿子刘琦都有高血压,平时在胡成华的指导下,不时根据身体情况调整药物,调整饮食,现在血压控制得很好。

胡成华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巡诊。长江日报记者余丹夏 摄

在上门巡诊时,胡成华发现,刘昌柏的降压药混在一堆药物中,一旦误食剂量加倍的降压药,将会导致血压急剧降低,很容易引发脑梗,乃至危及生命。胡成华耐心将药物细致地整理好,日常用药归好类,防止危险的发生。刘昌柏不禁感慨:“社区医生既治病,又教我们防病,比做儿女的还管用,遇到些急事,家庭医生比儿女更早到位。”

胡成华上门为居民查体。长江日报记者余丹夏 摄

有位50多岁的农民工左手食指挫裂伤,指骨骨折,屈伸肌腱断裂,他来到江汉区前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成华为其清创、肌腱修复、分层缝合、铝板固定,持续三个多小时把手指接好, 为农民工保住食指。考虑到农民工的实际经济情况,胡成华对他进行了部分费用减免,仅收取200元。

为社区挽留医学人才,把论文写在基层一线

从2008年获得副高职称后,胡成华开始带教学,担任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江汉大学兼职教授老师,省市全科医学讲师团成员。他工作过的中心及现在所在的江汉区前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同济医学院、江汉大学、武昌理工学院全科、临床与护理的社区实习基地,也是全国和省级全科医学社区培训基地。

胡成华上门为一户居民传授健康生活知识。长江日报记者余丹夏 摄

胡成华在工作之余总结心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及SCI上10余篇,作为编委、副主编编撰基层教材、教案出版六次,同时参与国家与省、市级协作科研等10余项。

同济医学院规培生许虎、江汉大学毕业生陶彦英跟随胡成华实习时,透露出毕业后去大医院工作的想法,胡成华为他们描绘职业前景,鼓励他们留在基层大有可为。最终,许虎、陶彦英都留在江汉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迅速成长为骨干。

近年来,胡成华先后荣获武汉市十七届劳动模范、湖北省社区名医、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等荣誉,他所在的中心成为全国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中心团队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百强优质示范中心”称号。

胡成华说:“28年前,我还是一名刚毕业的学生,我甚至连全科医生是什么都不知道,28年的基层历练,让我不断成长,百姓的认可是我前进中最大的动力。”

【编辑:余丽娜】

(作者:余丹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