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烟感一键联动,这个社区应急服务站“很聪明”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4日讯 社区配备8名专职消防队员应对初期火情,独居老人家全部安装智能烟感系统实现一键联动,上百位居民踊跃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惠民服务。10月13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经开区军山街道的小军山社区应急服务站,在这里,看到了更加智慧高效的社区应急管理形态。

社区有了专职消防队

“全体都有立正,一人两盘水带连接开始!”在小军山社区微型消防站站长李亦新的指示下,6名社区消防队员在广场上开始演练,不到10秒钟,就迅速准确地完成了整个操作。2017年起,武汉市经开区在军山街道试点社区微型消防站,为每个站点按“6+1+1”模式配备专职消防队伍。今年以来,经开区将社区微型消防站及其他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组建起社区应急服务站,打造综合性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基层矩阵。

社区定期开展消防演练。

“我们的专职消防人员大多是退伍老兵,身体素质过硬,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也很强。”李亦新说。上个月,他们接到一户居民的求救:“家里有很大的燃气味道。”李亦新带人迅速赶到居民家中,首先开门窗通风,然后对厨房进行一一排查,最后发现是没有拧紧燃气阀门,不到5分钟,警报解除。

社区应急服务站建成后,8名队员不仅承担起排查消防隐患、扑救初期火情的职责,也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

智能烟感一键联动

小军山社区呈现出老年人口多、流动人口多的特点,日常管理工作难度系数很高。为此,社区充分利用智能系统,实现“一键式”联动管控。在全小区320户人家中,有44户是独居老人。目前,他们的家中都安装了智能烟感系统。一旦家中烟雾浓度过高,在触发警报的同时,会直接通过云平台将信息传送到应急服务站工作人员的手机上,便于他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应急处置。

消防监控室内随时接收警报信息。

除此之外,社区对独居老人日常生活上的照顾更是细致入微,职责划分层层到位。据小军山社区书记沈庆玲介绍,他们首先会上门向这些独居老人的街坊邻居说明情况,让他们发现任何异常都直接向本单元楼的管理员或片区长报备,之后管理员再结合实际通知应急服务站不同职能的成员。在每个单元楼的楼道信息栏里,都张贴着楼栋管理员、网格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小军山社区内24个楼栋管理员和4个片区长都由社区志愿者担任,一般都是居住在对应区域的社区居民。同时,社区应急服务站、微型消防站、监控室、物业处都统一配备对讲机,一旦任意一处发现紧急情况,都能做到“一呼百应”。

小区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

目前,小军山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已经发展到100多人。在此基础上,社区进一步细化了不同队伍的职能,充分发挥各个群体的作用。

每个楼栋张贴管理员信息。

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就是一支平均年龄达到70岁的老年人志愿者团体。队长肖金泉今年已经76岁,是一名退休老党员。他与街坊邻里之间的关系融洽,非常乐意帮助他人,深受居民们的爱戴。

每周三晚,社区应急服务站的成员们会带队开展夜查:上门走访五类人员,整治电动车违停、楼道堆放杂物等隐患......有时也会遇到老人不听劝告的情况,这时肖金泉就带领着他的志愿队出马了。“他们本身也是老年人群体,更能够理解老人的想法和需求,这种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军山社区应急服务站站长肖舒说。

除了小军山社区外,目前军山街道还有四个社区应急服务站都是参照这种模式运行。经开区的58个社区应急服务站也全部率先完成验收工作,在全市领先。据经开区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之后,他们将在全区大力推行“军山模式”,形成可以借鉴、可以参照的“经开经验”。未来经开区希望依托于社区应急服务站这一平台,整合资源,形成更为广泛、有效的联动机制,为居民群众的公共安全保驾护航,也为经济持续发展添砖加瓦。(见习记者石丽青)

【编辑 刘艳】




(作者:施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