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64岁了,老人重阳登黄鹤楼作画为它庆生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4日讯(记者蔡燕秋 通讯员张洁)“148对列车南来北往,约10万辆汽车穿梭其中,年逾花甲的它,依然坚如磐石,英姿勃发……”10月14日既是重阳节,也是武汉长江大桥通车64年纪念日的前一天。上午,武汉桥梁博物馆馆长成莉玲在“白云黄鹤是我乡”系列研学课程最新一课《万里长江第一桥》上娓娓道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始末和桥梁建设故事。

老人在黄鹤楼作画为武汉长江大桥庆生。记者赵立继 摄

现场,听着大桥的故事,远眺烟雨朦胧的两江四岸,被邀请来登楼望桥的21位武汉市离退休干部在老年大学的绘画班成员还挥毫泼墨,用一幅幅书画作品,共同献礼一楼一桥。

“想为它庆百年生辰,还需更加爱护”

武汉是一座倚桥而兴的城市,长江武汉段和汉江武汉段已经建成通车的大桥各有11座。其中,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是武汉乃至中国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

主讲人武汉桥梁博物馆馆长成莉玲。记者赵立继 摄

“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粤汉铁路也在修建当中,但当时的人们只能望江兴叹,铁路怎么过江呢?为了贯连南北铁路以及武汉三镇,先后有张之洞、孙中山、詹天佑、茅以升等提出建设长江大桥的规划,但因时局动乱无法实现。”成莉玲介绍,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成立了铁道部大桥工程局,举全国之力量、集合国内外桥梁人才,历经2年的时间,武汉长江大桥才得以修建完成。

2013年,武汉长江大桥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我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级别的保护。成莉玲说,通常一般桥梁的使用寿命为50年至100年,但武汉长江大桥即使再过百年,依旧会坚挺地矗立在长江之上,成为这个时代永远的坐标,和黄鹤楼一起,成为武汉人永远的精神象征。

书画献礼,黄鹤楼邀老人品重阳菊花茶

武汉长江大桥和黄鹤楼隔江相望,遥相呼应,构成一江一桥一楼的美丽画卷。上午,21位武汉市离退休干部,在成莉玲的讲述下,蘸墨挥毫,长江大桥和黄鹤楼的形象跃然纸上。

老人们在黄鹤楼过重阳节,大合影。记者赵立继 摄

与长江大桥同龄的64岁老人汪鸣感触颇深,她说,在她还没出生时,她的爷爷就给她取名为“起桥”,寓意着未来和桥一起成长,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虽然父母最终没有采用这个名字,但这个故事烙印在了她的心里,大桥的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她。

黄鹤楼公园请老人们喝菊花茶。记者赵立继 摄

当天中午,黄鹤楼公园管理处也为老人们了献上了一份温情的重阳节礼——“鹤鹤仙茗”菊花茶。21位老人品尝着有“一杯越千年”之称的新式茶饮,一边打卡黄鹤楼桂花飘香的秋日美景,度过别有韵味的重阳节。

【编辑:张玲】

(作者:蔡燕秋 赵立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