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回望江城

文/匡芳

彼得·海斯勒,美国记者,中文名何伟,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主修英文和写作,后获得英国牛津大学文学硕士。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国家地理》杂志、《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的长期撰稿人。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罗斯、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江城,重庆涪陵小城。1996年,三峡工程尚未修建之前,何伟来到此地,开始他的两年任教时光,也开启他丰富多样的中国之旅。在涪陵,何伟以多元包容的眼光,好奇地观察这座落后却快速发展的小城。在短暂的两年中观察体会并记录中国的山水、风物、人情,细腻感性同时不乏严谨与内省,以至于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深深地依赖他的耳目,仿佛可以将其当做我们自己的。他是旁观者,又时常置身其中。他如同乘舟于江上,与急剧变化的中国一道摇晃前行……有评论说,多年之后回望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江城》一定是绕不过去的记录。

用几个晚上看完《江城》,心里是感慨和感激的。感慨这本扎实的作者手记,以涪陵为中心回望那段城市的变迁史。这本书以他者文化的视角观察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市井生活:逐渐兴起的南下打工热,被上涨的江水淹没的文物,小人物在大时代的喜怒哀乐,生活的选择与挣扎等。感激这个异乡人在世纪更替时来到涪陵这座混合着水汽、市井气和热气的小城。西方与东方,未来与过去,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于这里交汇碰撞,迸发炫目的光彩。

川江地区沿线一直是中国文化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阅读《江城》,仿佛行走在一段惆怅之旅。试看今日白鹤梁,坝上碧波万顷,坝下大江东去,旧时涪陵已一去不复返矣……在他的文字里,有一个我们不曾真正了解的中国,很多模糊的事件从他的文字里找到了答案,有人说“何伟比很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涪陵以榨菜闻名,对于我而言这个地方是陌生的,也是通过《江城》才了解了这么一个普通的小城,看到了相似的曾经发生在我们周围而被我们忽视的现象,更感受到外国人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和理解。其中很有趣的内容,就是何伟经常会让他的学生们写日记,这样何伟就能从学生的眼中了解中国人对西方的看法,也从学生那里了解中国的特点。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又从何伟的笔下解读中国现象,解读何伟的看法。这似乎像谜中谜,镜中镜,一层套一层。

何伟笔下的涪陵,在今天看来,到达中国的任何一个小县城也都是这样:支撑起一个县城经济命脉的工厂,政府努力修缮城市中的河道,让河道两边的风景更适合人们居住,河道的修缮使很多人失去了童年里在河边抓瞎摸淤泥的乐趣。不断变化的高楼,逐渐丢失的田地以及青年人外出的城区等。

《江城》是一部很好的纪实作品。作者外国人的身份,提供了一种客观中立从而保持了相对真实的视角去记录那个时代的变化。何伟在中国的那两年,恰逢三峡工程待行未行之时,也碰上了香港回归等诸多对中国人影响极大的事件,他感受到了涪陵人对极大影响其实际生活的三峡事件的漠然,却惊讶于涪陵人乃至全中国人对香港回归的巨大热情。

我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何伟的视角带来全新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得以重新认识中国,并认识自己周遭的环境。

《江城》这本书里的内容都是有安排的拼贴出来的,每一个正文章节后会有一个小品,小品会描绘一个城市地理组成部分,如长江、乌江、白鹤梁、插旗山、白山坪等,也会描绘比较特别的人,如神甫、老板、老师。读罢全书,浑浊的江水,岸边的房子,江边的棒棒军,背景黑色灰暗,加上长江的雾气,有一种特别的深沉感觉,如有影像浮现在眼前。

涪陵人的生活,是那种很典型的中国式生活,悠闲自然,融于生活和环境。何伟深入了解涪陵的方方面面,把这座江边小城打量得细致入微。他对涪陵有一个有趣的比喻,叫腿的王国。因为这座城市的崎岖地形,满城遍是陡峭的石板路,石板路狭长而拥挤,身处其中往上行进,进入眼球的肯定是前面那一位的腿。棒棒青筋凸出的腿,年轻小姐细如柳枝的腿,老人佝偻的腿。各种腿在这里齐聚,腿的数量之多种类之巨恐怕是令人瞠目结舌。

何伟笔下的中国,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看似简单的有关于生活体验的叙述,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脱离思维的禁锢,去客观评价生活与人事。他是个初来乍到的客人,却更像是个洞若观火的朋友。

本书唯一一处抒情的地方在书的结尾处。很多年后,当这本书在中国卖得非常火爆之后,何伟再次回到涪陵,发现很多人都不在了,城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生活过的校区已被卖掉,他打过球的篮球场也已荒芜,他感觉有点伤感,仅此而已。但过去的一切,都在文字里得以永生,这座江城,依旧是未来与过去的交汇之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