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我必有应”之“应”是什么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京

我市将建“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工作机制。民有所呼之“呼”,是指群众呼声和诉求,呼声所在就是最急最怨最盼,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我必有应之“应”是什么,值得探究。

“应”对应“呼”,字面上理解,就是回应、呼应、响应、反应,等等。对群众的呼声“要当回事”、必有应,这是“应”最起码的要求。

但又不止于此。首先要快应,不应不行,慢应也不行。真正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应”就必须做到及时快速。

有人应,还要有人办。“民呼我应”是为群众办事,不能有人应而无人办,也不能“应”得及时快速,而“办”得拖沓推诿。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应该能办尽办,能快办就快办。

要到群众呼声响起的地方去办。群众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往往在身边,难题往往在基层一线。办事部门不能坐在办公室、会议室里办,而要力量下沉、服务下沉,迈开腿脚、用情走心,到现场一线去办群众家门口的事。

“我必有应”,根本上说,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成事、解难题。问题解决了没有,解决得好不好,群众满不满意,是根本的评价标准。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是一种工作机制,更是一种作风要求,考验的是干部作风和宗旨服务意识。

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必有应、必去办,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应当成为全市所有党政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作风以此砥砺,也以此检验。

【编辑 华智超】

(作者:杨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