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呈现大师成长史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5日讯(记者万旭明)“一夜春风归燕子,万人空巷看梅郎。”15日晚,江苏省演艺集团创排的《梅兰芳·当年梅郎》在湖北艺术中心上演,以昆曲演绎京剧一代宗师,以双线叙事讲述梅兰芳成长史,为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带来一个少为人知的青年梅兰芳故事。

“职场新人”梅兰芳的成长史

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演出现场。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对梅兰芳,人们熟悉的是他一代宗师的辉煌,是他蓄须明志的傲骨。在由著名编剧罗周执笔、著名导演童薇薇执导的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中,故事却从20来岁的梅兰芳讲起,在北方刚刚崭露头角,他需要在上海赢得认可,年轻的梅兰芳犹豫了。他也曾被人质疑、被人拒绝、被劝说最好放弃,但倔强的他突破了自我,也成就了自我。用主演施夏明的话来说:“这部剧里的梅兰芳先生,是千千万万个青年的投影,是很多人都曾经历过的,从不被信任的职场新人到业务骨干的成长历程。”

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演出现场。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选材特别,剧中的叙事手法也别出心裁。电影中常见的双线叙事被搬上戏曲舞台,在现实行进线中,梅兰芳携子返乡,祭祖、演出;在回忆线中,则着墨于他首次在上海登台,及与挚友王凤卿的过往。施夏明透露,“如果用昆曲去表现梅兰芳先生在京剧舞台上的成就,其实是不擅长的。但昆曲自有细腻、婉转的特点,正适合呈现他遇到困境、克服困境的心境。”

据悉,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自2019年创排以来,已经过多次修改提升,“在武汉这座‘戏码头’,有很多剧种在此演出,观众的审美水平也非常高,献演武汉观众的是我们最新修改的成果,希望能给武汉观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昆曲小生出演梅派宗师,从头开始学走路

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演出现场。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梅兰芳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当年梅郎》中的主演施夏明却是昆剧小生。而这出剧的舞美设计极尽空灵写意,素色的背景中只有很简单的道具陈设,为演员留出了很大的表演空间,也让观众的目光全部聚焦到演员身上,表演难度可想而知。

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演出现场。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剧中,施夏明演绎了《霸王别姬》等梅兰芳代表作,有观众点赞道:“要唱昆曲,也要唱京剧,跨剧种、跨行当饰演宗师级人物,还是穿着便装唱,这太不容易了。”挑战高难度的表演,赢得了观众在谢幕时长久的掌声。

其实,在接下这一角色时,施夏明很忐忑,将排演形容为“重新学走路的过程”。他这样解读:“在这部剧中,或多或少地要对我所熟悉的传统程式进行改动,我应当如何定位人物所属的行当,如何在没有水袖、没有高靴的情况下进行表演,如何在不严格遵循传统中州韵的情况下进行念白,这些对当时的我来说,都是很难想象的命题。”

为此,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他将青年梅兰芳这个人物归入巾生行当,在身段上大量化用了巾生指法、折扇等表演程式,将传统的水袖程式化用到一条围巾上来进行情绪的表达。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特征,还将传统的中生台步变得更显生活化,并在步履中略微融入旦角的轻盈。

【编辑:邓腊秀】

(作者:万旭明 许魏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