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得主陈彦做客卓尔书店,畅谈戏剧人生

活动现场。长江日报记者周璐 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7日讯(记者周璐)正值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在武汉举办,10月16日下午3点,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做客卓尔书店,与文学评论家周新民展开了一场关于戏曲人生和文学的对谈,并与读者分享了戏曲演员舞台后悲喜交织的人生故事。

作家陈彦从小受民间戏剧秦腔影响,半生与舞台艺术打交道,曾在戏曲院团工作30年,其间担任专业编剧25年,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作品数十部,2019年长篇小说《主角》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20年底,其另一部力作《装台》被改编电视剧热播,2021年,作为“舞台三部曲”第三部的《喜剧》出版。

作家一定要浸入到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

之所以大部分作品都是戏剧题材,陈彥表示可能和自己几十年的戏剧工作经历有关。他认为,作家一定要浸入到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你对一个事情研究得越透彻,你的文章才写得越透彻。”

陈彥说,他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但每个原型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多人的集中体现。比如《装台》中刁顺子的形象就有剧团里装台人生生的影子。

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时,陈彥三楼办公室窗子的下方,正是舞台的后台,陈彥有晨练的习惯,每天清晨,他都能听到那些装台人劳作后休息时聊天的对话,感受到他们白天黑夜颠倒的辛苦。“他们都是晚上劳动,早上8点前要将舞台交付,清晨6点就累得不行,院子里只要能躺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们。我经常找他们聊天,‘刁顺子’们有什么苦衷也会找我,我会尽力帮他们解决。”后来从剧院调离,但那些形象、那些故事都成为陈彥写作的资源宝库。“我越来越感觉到农民工在社会大厦建设工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被忽略,就用了两年时间来写《装台》”。《装台》中写到三次蚂蚁搬家,蚂蚁们顶着比自己身躯还要大得多的东西爬行,“我努力想写出底层人的悲苦和奋斗。”

越向现代转型越要记住传统

谈及戏剧传统和现代的关系,陈彥认为,越向现代转型越要记住传统。“在以前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人们的娱乐方式就是戏剧,大户人家办事要唱戏,民间庙会要唱戏,这样的娱乐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一直在适应着转型的变化。所有的变化有时就像天体之间的潮汐力量,是一种撕拽,是一种牵引关系,文学艺术的变化和转型,是读者、观众的牵引力让我们在不断地变化。”他表示,一个剧种要保留自己的特性,是要拼命坚守传统,在拉拽的力量下不断翻新,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好的东西。“剧场的力量就有如天体的力量,观众的掌声、笑声、反应,对这个戏的认同和反对,这些都会形成巨大的潮汐和牵引力量,让戏剧发生质的变化。

近几年,喜剧行业的飞速发展反映了观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但在陈彦看来,好的喜剧应该是给观众带来快乐,让观众快乐之后得到深刻的生命启示。但是,有段时期,为了迎合观众的喜剧需求,演员拼命制造笑料,观众索要什么就给什么。“当我们不断地向喜剧演员索求笑料和包袱的时候,一些不正常、低俗的内容就被制造出来。艺术就变形了。”好的喜剧演员都有自己的“道”,不是观众喜欢什么就喂给什么。这也是陈彥创作《喜剧》的初衷。

对武汉有很深的感情,因我的祖籍在这

虽然出生生活在陕西,但陈彥表示,对武汉有很深的感情,因为他的祖籍在这儿。    

陈彥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他的印象里,武汉这座城市体现的就是一个“大”字,“大是物质、空间上的概念,也是从文化及其他方面都有这样的感觉,我对戏剧较熟悉,武汉就叫‘戏码头’,过去很多名演员,如果不在北京、上海、武汉亮相,就成就不了很大的名声,这和长江有一定的关系,不是这样的流播关系,有了历史的积淀,形成不了大的码头,正因为有了历史的积淀,才形成不管是物质还是文化具有博大气象的城市。特别是去年武汉在抗疫做出的努力,武汉人的抗争,以及为全国援鄂医疗队送行时,给予的最高的礼遇,都让我心生暖意,我觉得这些种种,让武汉这座城市变得十分开阔、博大。”

【编辑:付豪 贺方程】

(作者:周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