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格笔记·“青春期躁动”是怎么回事

/辉格
人的行为方式千差万别且变化多端,这也体现在我们描绘行为的形容词的丰富性上:羞涩、奔放、畏缩、优雅、勤勉、懒散、好斗、随和……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经由何种过程,塑造了种种行为模式呢?

在以往讨论中,流行着一种将遗传和环境影响对立两分的倾向,仿佛这两种因素是各自独立起作用的,最终结果只是两者的线性叠加;但实际上,成长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基因和环境的关系更像软件中代码和数据输入的关系,基因编码引导个体从环境中采集数据,以便配置自身的行为算法。
然而,对于这一过程具体如何展开,迄今只有零散的论述,而缺乏一幅系统化的全景图,幸运的是,心理学家朱迪·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中提出的开创性见解,为我们拼凑这样一幅系统流程草图提供了便利。
对于个人,最连贯而一致的那些行为特征被称为人格,主流人格心理学识别了经验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亲和性、情绪稳定性这五个最具一致性的特征,它们很大程度上是先天的,并且至少从成年后就伴随终身。
但人格并不直接对应行为模式,个人在决定如何行事时,还会考虑所在群体的规范,并借助由文化所传承的整套符号。同样一个外向型、高亲和度的人,在向客人表达亲热时,是拥抱、亲吻、抚手,还是捶胸、拍肩、摸头,将随文化而异。
在这方面,儿童有着非凡的学习能力,只须借助少量样本,便可构建出一个范本模式,据此判断在何种情景下怎么做才是地道的、妥帖的,并将学习结果独立存储。
哈里斯指出,这一学习过程主要在年龄相近的同侪群体中自发进行,长辈的做法会被参考,但训导和传授的努力几乎是徒劳的,当孩子们从某些线索发现长辈的做法已过时落伍,会毫不犹豫地弃之不顾,甚至当缺乏可供参照的样本时,他们也会经由群体内的协调而创造出一种全新规范。
在规范学习中,并非所有样本都被同等对待,那些看起来更受青睐和尊崇,更具号召力和支配力——总之地位更高的个体,其行为将被赋予更高权重,而青少年在识别哪些是高地位受尊崇个体方面,有着敏锐直觉。
习得规范进入群体之后,下一步便是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个体出于自身的人格特质和资源与天赋条件,在群体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态位,个体差异也将随此选择而展开,同时其行为方式会在群体规范所给定的框架之下,按照自身地位及与群内他人的关系而调整。
这个可帮助我们理解青春期躁动这一极为普遍的文化现象。青春期躁动表现为跟风盲从,集体狂热,缺乏个性与独立思考,强烈且富有攻击性的团体意识,这实际上是一个强化群体认同的机制,在部落社会,它常以严酷的成人礼和结伙对外攻击等更正规和有组织的方式进行。
在经历集体躁动的考验之后,个体习得规范并被纳入群体,同时,考验过程中的表现也将决定他未来在群体内的地位,一旦这一过程结束,成员身份确立,各自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躁动与狂热便会消退,规范的强制性和集体义务将逐渐放松,大家分头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但躁动中所建立的群体认同、团伙情谊和个人间关系纽带仍将长期存续,并服务于更为功利性的目标。
哈里斯还提到另一个现象:人格随社会情境不同而具有多面性,一个在家沉默寡言的人,在兴趣社团里却滔滔不绝,能言善辩,一个父母跟前的乖孩子在街头帮派中也许是个狠角色。
这是因为,从人格特质到具体行为模式之间,经过了自我生态定位和个性展现,而这是针对不同群体分别进行的。个人进入特定群体时,将依自身禀赋优势和价值取向与该群体规范和价值阶梯的匹配程度作出定位:是争当其领导者?努力向上爬的积极分子?寻求庇护的弱势追随者?还是不太情愿的服从者?或三心二意的投机分子?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辉格独立学者,前自由程序员,出版有《自私的皮球》等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