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与研学游,从武汉城市之根到城市建设,孩子们收获满满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1日讯(记者钟磬如 )上午参观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下午探访武汉城市之根,10月20日,“筑梦未来”外来务工子女研学游活动邀请来自武汉关小学的50位外来务工子女走进国家网络安全基地、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参观学习。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聆听讲解,参观中不时向讲解人员提问。

同学们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参观。长江日报记者 刘斌 摄

筑梦未来,就要了解城市发展的前沿领域。上午10点,孩子们首先来到网络安全学院,这里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网络安全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生活区。看着窗明几净的学生宿舍,书香阵阵图书馆和教室,大家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哇,这里的书都可以借阅吗?”四年级的郑恩泽平时爱看书,看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坐在书香四溢的书架之间,他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同学们在网络安全学院参观。长江日报记者 刘斌 摄

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的流线型外观似一张巨大的互联网,孩子们参观了国家自主研制的网络安全设备,不禁惊叹。“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入武大、华科的网络安全专业,来自这里学习。”

湖北天柱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赠现场。长江日报记者 刘斌 摄

湖北天柱公益慈善基金会代表杨先生表示,基金会策划支持这次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国家网络安全方面的强大和力量。他鼓励孩子们:“网络安全对每一位同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建设的飞跃式发展,武汉城市的欣欣向荣,都有你们的父母为此做出的努力,带着这份骄傲和自豪在武汉学习和生活,祝你们都学业有成,筑梦未来!”

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得到了书包、文具等礼品。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回溯城市3500年城市文明史,孩子们走进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五年级的杨懿泽是第一次参观博物馆,他说平时爸妈很忙,没有太多时间带他外出活动。看着展厅的一件件文物,他拿出笔记本认真将感兴趣的文物介绍抄下来,并照着文物画出图案。

30名同学获得助学金。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孩子们对展厅文物、布展很是好奇。“3500年前人们用的陶器长什么样儿?”大家除了看,还争相在展厅体验区亲手摸了摸。“3500年前的盘龙城城墙是啥样?”站在展厅里一座模拟城墙前,孩子们忍不住拍了拍,得知商代城墙有15米高,大家惊叹道:“那可有5层楼那么高呢!”“文物修复的老师是如何做到把破碎的陶片拼接起来的?”了解到现代文物修复技术,孩子们赞叹不已。

同学认真做笔记。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商代贵族住的宫殿屋顶为什么是茅草,会不会漏雨?”……孩子们的提问一个接一个,讲解员耐心回答。参观结束,四年级的樊语倩做了满满三页纸笔记,“今天收获很大,我要把今天看到、听到的回去讲给同学们听。”

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同学们认真听讲解员介绍。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据了解,武汉关小学85%以上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此次活动由湖北天柱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长江日报长江公益、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湖北天柱公益慈善基金会还向参与活动孩子的赠送了文具礼包,并向其中30位家庭困难的学生发放了助学金,以及向学校捐赠了一批文体用品。

湖北天柱公益慈善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关注扶助需要扶助的农村、城镇老弱病残和弱势群体,支持贫困山区的公益设施的建设,为需要资助的学龄儿童、青少年提供学费、医疗费、生活费的支持。

【编辑:唐婧妮】

(作者:钟磬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