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谁来种地谁会种地?刘晓庄委员:要让农业更加“摩登”

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各种方式进城的农业人口愈来愈多,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5%。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生活在农村的近3.7亿人中,老年人口约占1/3。老一代传统农民已是“芳龄东流去,苍松夕照明”,新一代农民徒有农村户籍,“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成为当下农村的普遍现象。于是乎,人们生出一种担忧:将来“谁来种地”?

同时,在农村常听到老一辈农民发出叹息:没想到种地几十年,如今却变得不会种地。说的也是实情。随着土地流转和新型农业组织的兴起,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的不断普及,种地不再是单一的苦力活,需要融入更多的科技含量。由此引发人们的另一番思考:将来“谁会种地”?

“谁来种地、谁会种地”是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今年两会期间,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江西省委会主任委员刘晓庄,向大会提交了《破解将来谁来种地谁会种地之问》的大会发言。他建议,要让农民成为“专家”,让农业更“摩登”,让乡村变为“乐园”。

刘晓庄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民“家有几亩地,起早不得利”的传统农耕方式已经并且将持续发生深刻变化,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现出的将是“无人机在蔚蓝天空下播种,康拜因在滚滚麦浪中收割”的美好场景。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生产方式逐步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体现。

对此,刘晓庄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让农民成为“专家”。“农忙时节缺人手、科学种田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将来“谁来种地、谁会种地”之问,核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从更深层面而言,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只是一个尴尬的身份标签而非职业称谓,新型职业农民才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故而,以工匠精神培养大批擅长某项农业技术的“专家”已经刻不容缓。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前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谁来培养?确立农企和院校为主体,建立政府、社会与企业、院校等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训体系,制定长效的培训计划,拓宽新型职业农民来源,鼓励农民、大学生、社会青年等多层次人员主动参与。二是如何培养?在具体培训中,应发挥“田教授、土博士、水秀才”的作用,实训与实用相结合,同时提供技术、市场和政策等信息,真正学得“管用”,避免教学与实践脱节,从多方面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让农业更加“摩登”。现代农业不同于自然经济条件下传统农业的“犁耙锄镰锹,样样好把式”,其之所以“摩登”,在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式,内部分工精细明确。新型职业农民以农业生产市场化、生产活动农场化、企业管理科学化为指向,由“通才式”的经验渐移到“专业式”的特长,科技、机耕、管理等各行皆备,各司其职,如“打铁的不织棉布,炼铜的不铸锡壶”,通过内部的不同分工,产生各种类型的农业行家里手。

此外,通过土地确权后的自愿、合理流转,把沉睡的土地变成农民的一项资产,农民成为企业的股东,实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现代化农业,使他们从财产性收益和产业资本投入中获得稳定性收益,缩小可能扩大的城乡差距。如果土地无法变“资产”,农民始终被禁锢在“一亩三分地”之中,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销一体化只会成为一句空话,新型职业农民也就难以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脱颖而出、大有作为。

第三,让乡村变成“乐园”。由于农村长期落后于城市,造成了中国当代特有的农民工现象,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诸如“乡村凋敝”的“三农”新问题。再过不到20年,对应着大致3%—4%的农业GDP,要解决好那时近1/4农村人口的生活,必须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只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潮中,使农村彻底冲洗掉贫穷落后的标签,真正富起来、美起来,让农民潇洒脱下传统身份的旧衣,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才能使“种地”变得独具魅力,农民成为令人羡慕、令人向往的职业。

乘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特色效益农业与资源加工转化、民俗生态旅游、现代商贸服务等,把乡村建成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乐园”;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之际,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积极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和新乡贤文化,加快建设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把乡村装点成缤纷四季、宜居宜业的“乐土”。

编辑:谢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