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近半作品来自真人、真事、真历史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6日讯(记者万旭明)从毛泽东、李大钊、向警予、江姐等革命先辈,到黄旭华、张桂梅、王继才等“时代楷模”,都成为了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舞台上的主角。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以及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反映脱贫攻坚和抗疫精神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成为主流,近半数剧目将真实历史、真实人物搬上舞台。

这些历史人物,讲述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楚剧《向警予》剧中向警予。记者 许魏巍 摄

26日,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闭幕式剧目、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香山之夜》在线上与观众提前见面了。在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夜的重大时刻,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超时空内心对话”,让70多年后的人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明天的历史必然。

而在本届戏剧节的开幕演出中,武汉京剧院京剧《母亲》则将葛健豪、向警予、蔡和森这个“革命之家”的故事搬上舞台。无独有偶,武汉楚剧院楚剧《向警予》同样聚焦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妇女运动先驱。京剧中的一家两代矢志不移,楚剧中的忠诚与信仰,从不同的维度向观众阐述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备受年轻观众敬爱的“守常先生”,则在唐山演艺集团出品的现代评剧《相期吾少年》中“亮相”。与影视作品不同,戏剧以赵纫兰为视角看待李大钊的人生抉择,谱写出“一句话儿不须讲”却“知心一生永未央”的青春诗篇。

同样代代相传的江姐故事,在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创作的川剧《烈火中永生》中重登舞台。这一次的江姐,依然是红衣蓝裙白围巾的经典形象,却在刚烈之上添了几分“川妹子”的温柔,让人们重新感悟永不褪色的“红岩精神”。此外,湖北省京剧院京剧《连心带》改编于发生在湘鄂赣边区的一段真实故事。

看完以自己为主角的话剧,黄旭华忍不住哭了

黄旭华到场观看话剧《深海》。记者 许魏巍 摄

20日晚,当广东省话剧院话剧《深海》大幕落下,人们惊喜地发现,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正与满场的观众一同鼓掌,而他正是剧中演绎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潜”在观众席里看完全剧,黄旭华在人们的簇拥和敬意中低调离开。事后,在与《深海》剧组的见面中,他才说出“我忍不住哭了”。他告诉演员们:“退休的时候,经常听到我的同志们说,将来在子孙面前说起我们过去的故事,一定会告诉他们,我们这一生没有虚度,最后能够如愿,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

话剧《桂梅老师》剧照,张桂梅(手持扩音器)。记者 许魏巍 摄

在本届戏剧节的舞台上,一批新时代的建设者、楷模、先进人物都成为了聚光灯下的主角。云南省话剧院创排的话剧《桂梅老师》中,这位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最新版)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在舞台上独白道:“这么多年,是什么力量支撑我没有倒下?是信仰。”一番话令观众潸然泪下。

壮剧《黄文秀》回溯“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在脱贫攻坚中的感人事迹,谱写出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天津京剧院京剧《楝树花》中,则演绎了“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驻卫黄海前哨开山岛32年的故事。话剧《金色的胡杨》则深情怀念了已故“全国最美村官”“优秀共产党员”、泽普县科克墩村原党支部书记刘国忠,

武汉人民艺术剧院话剧《逆行》中,男主角刘宇先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刘智明、张定宇、张继先等三位抗疫代表人物。

此外,京剧《锦绣女儿》女主角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石丽平为原型。越剧《核桃树之恋》取材自浙江省嵊州市仙人坑村一位核弹技术员与妻子的真实故事。山东梆子《承诺》将茌平财政局扶贫工作组的真实事迹浓缩到一个角色中。

摄影 许魏巍

(作者:万旭明 许魏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