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回信的澳门“小楚才”,今年又获奖了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7日讯(记者覃宇红 戴亮)自5月开赛以来,经当地初评、武汉终评,第37届“楚才”澳门赛区获奖结果近日出炉。长江日报记者获悉,两年前给习主席写信并得到习主席亲笔回信的澳门“小楚才”(本报曾在2019年“六一”期间连续报道),今年又在“楚才”比赛中获奖了。

2019年“六一”前夕,“楚才”澳门赛区合作学校——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孩子们给习主席写信,汇报自己的在澳门幸福的学习生活,并附赠自己创作的彩笔画,于当年5月31日得到习主席亲笔回复、勉励。当年12月19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习主席亲赴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探望师生。12月20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澳门濠江中学采访了郑语涵、刘佳樑等几位给习主席写信的“小楚才”。

郑语涵近照。本人供图

写信及彩笔画主创团队成员郑语涵、刘佳樑、李盈轩等曾多次参加“楚才”并获奖,刘佳樑还于2019年7月受邀到武汉领奖。今年,他们中的李盈轩、郑语涵和喻彦茜等在“楚才”澳门赛区的比赛中再度获奖。其中,六年级的李盈轩和喻彦茜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初一年级的郑语涵获三等奖。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再次联系到郑语涵,她表示两年前的经历令自己终生难忘,并鼓励她快快成长。谈到“楚才”这位老朋友,郑语涵说,自己很感谢一年一度的“楚才”让她有机会与自己、与世界对话,并在一次次对话中,增强笔力和思维能力,获得成长。“这个感觉很美妙,真心感谢楚才!”郑语涵说。

今年,郑语涵选择的是初中组的3号题“我不想做这样的人”,这是她非常喜欢的“楚才式”开放命题,自拟题为“我不想做一个‘坚强’的人”。

郑语涵说,自己一直认为坚强是学生必备的品质,青少年应时刻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我这次把坚强两个字打了引号,当真正遇到不能够解决的事情时,适当放松、展现真实的自己也不是一件坏事。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告诉读者不需要从始至终都保持警惕小心的态度,有的时候的小难过也是没有问题的,人间烟火气一直都在,人间温暖也从未消失。”

李盈轩今年以《拯救地球》的科幻作文再次收获楚才一等奖。他回想起两年前自己和同学刘佳樑一起主创一幅彩笔画代表澳门的青少年送给习爷爷,仍然激动不已,他表示要把习爷爷对澳门青少年的关心化作努力学习的动力,将来成为建设澳门和祖国的栋梁。

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小学部中文科组长曹晓梅老师说,多年来,学校的孩子们一直跟随“楚才”,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观察的视角得到了拓展,想象力更加丰富。“楚才”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收获,“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的写作大门,让孩子们在写作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希望‘楚才’一直能伴随孩子们成长,架起汉澳两地孩子通向美好未来的桥梁。”

今年5月10日,近8000名澳门中小学生在当地参加第37届“楚才”竞赛。2009年,“楚才”首次在澳门设立赛场,在澳门中华教育会及当地多所中小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发展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品牌。

链接:

近2万人角逐,1952名学生获奖

第37届“楚才”台港澳地区活动圆满收官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7日讯(记者 覃宇红 戴亮)日前,2021年第37届“楚才”台湾、香港、澳门赛区的比赛及评审活动圆满收官。本届竞赛共吸引三地近2万名学子参与。其中,台湾地区参赛学生8586名,香港、澳门地区参赛学生1万余名。


5月10日,第37届“楚才”作文澳门赛区比赛吸引当地中小学生参加,图为澳门东南学校赛场。通讯员周家欣 摄

1994年,“楚才”首度进入台湾。2014年,台湾《联合报》与武汉《长江日报》签订合作协议。通过近年来的组织推广,参加“楚才”已经成为台湾学子锻炼、检验自身写作能力的优质平台。当地不少学校一直关注“楚才”的活动并持续积极参与。本届赛事台湾赛区的参与学生来自台北、新北、苗栗、嘉义、台中、台南、高雄等13个县市的100余所中小学校,范围覆盖全岛。

2009年,“楚才”首次在香港、澳门分别设立赛场。近年来,两地参赛人数、参与学校保持快速增长。本届“楚才”于今年5月10日在香港和澳门举办,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中学、香港石篱天主教中学及澳门濠江中学、澳门劳工子弟学校等五十多个学校(校部)承办,香港地区3000余名学子、澳门地区近8000名学子踊跃参与。

经当地初评、武汉终评,本届赛事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获奖情况如下:

台湾地区:共有707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84名,二等奖186名,三等奖437名。

香港地区:共有163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24名,二等奖49名,三等奖90名。

澳门地区:共有1082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66名,二等奖306名,三等奖610名。

链接:

每年数万名台港澳中小学生参加

“楚才”成为四地青少年文化交流窗口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7日讯(记者覃宇红 戴亮)郭子莹是台湾台南二中高一年级的学生,自2018年起连续参加“楚才”,获得两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今年第四次参加“楚才”,再获一等奖。


201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长江日报记者在澳门濠江中学采访郑语涵(左)和刘佳樑(右)。记者覃宇红 摄

2018年郭子莹读初一时,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下参加“楚才”。她说:“没想到有机会到武汉领奖,武汉的活动让我认识了很多对写作有热情的朋友,也让我决定每年都要参加‘楚才’来挑战自己。”

1994年,“楚才”首度进入宝岛。2014年,台湾《联合报》与武汉《长江日报》签订合作协议,近年来,台湾地区参与规模稳定在平均每年两万人以上。汉台双方希望通过该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的写作热情,共同促进写作人才成长,推动并深化两岸青少年文化教育交流。

2009年,“楚才”首次在香港、澳门分别设立了赛场。十三年来,两地参赛人数、参与学校保持快速增长。在此基础上,“楚才”在省市统战部门和港澳办的支持下,还积极进行青少年文化交流,探索竞赛、出版、研学等“一条龙”文化交流平台,迄今已坚持六年多批次鄂港澳师生互访交流。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学校校长黄锦良称,每年都有很多香港学校参加“楚才”,师生们受益良多。他表示,“楚才”平台是香港青少年了解内地和澳门、台湾文化的重要窗口,对培养香港学生的家国情怀有着积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教育会会长、澳门濠江中学副校长陈虹称,十三年来,“楚才”在澳门参与规模和影响力从小到大,现已发展成家喻户晓的品牌。“楚才”对提升当地汉语教学水平和促进澳门与内地、香港、台湾青少年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1985年创办至今,“楚才”已连续举办36届。它已超越地域界限和作文概念,成为武汉的传统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片,特别是发展、吸引台港澳地区和海外学生参赛后,其政治意义和文化功能日益彰显,为构建“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国”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

【编辑:舒筱】

(作者:覃宇红 戴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