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环节、推服务、进社区,局长坐班推动营商环境难点弱点“扫盲”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7日讯 现场发现问题减少多余环节,窗口服务更主动,政务服务进社区……今年8月至9月,汉阳区建设局、区行政审批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汉阳分局3位局长每周轮流在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坐班两个下午,通过亲身体验,局长们发现,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过程仍有“盲点”要扫。

多余环节直接取消,部门联系更紧密

9月底,区建设局局长胡红胜在窗口坐班时,收到一份来自武汉加华科技有限公司的《基坑审查文件的情况说明》,该企业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窗口工作人员告知需要先找区建设局开具这个证明才能继续办理。

当天,胡红胜在窗口为企业签署了该证明。企业的流程走完了,胡红胜却发现了不满意的地方:“这个证明本质上是区建设局进行‘确认’的环节,是两部门内部沟通就能完成的工作,让企业开证明这个环节完全可以取消。”

很快,区建设局和区行政审批局进行了碰头对接,区建设局表示,区行政审批局与区建设局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内部确认情况,并直接为企业完成相关证件的办理,出具《基坑审查文件的情况说明》这一环节直接取消。“部门之间能沟通完成的事,就没有必要让企业多跑一趟。”胡红胜说。

服务还需更主动,新变化要让办事人及时知晓

有的企业希望尽可能减少环节,但仍有企业却舍弃“一事联办”,仍然选择一步步花时间走旧流程。在坐班过程中,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高琴发现了这个“奇怪”现象。

10月26日,汉阳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汉阳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高琴在接待前来办事的企业代表。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高琴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地下人防工程决定书等事项专业性强、涉及部门多,有些企业担心材料一次性交完,万一其中一项证件的审批材料出了问题,连带着其他证件也发不下来,整个项目都要停滞。

“一事联办窗口设立的目的就是让企业少跑腿多受益,即使过程中需要补充材料或企业遇到问题,我们也会及时沟通,帮企业想办法,不会因为某一个问题就耽误企业办事。”高琴经过现场了解和调查后发现,企业的不放心,源于对一事联办等新制度的陌生,也在于窗口工作人员没有做好宣传工作。

10月26日,汉阳区政务服务中心,“一事联办”窗口工作人员在为前来办事的市民讲解相关政策。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高琴当即对窗口工作人员提出新要求:多说一句话,企业可以少跑一次路;多办一件事,企业就可以少交一份材料。现场工作人员要积极为企业解答困惑,消除他们的疑虑。

“办事窗口也是宣传窗口,目前确实还有企业或居民对一事联办、一网通办等办事流程不熟悉,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就要更主动一点,新变化要让来办事的人及时知晓。”高琴说。

窗口从大厅开到身边,提升社区服务功能

企业、居民对一事联办、全程“网上办”事项办事流程不熟悉,不能就这样听之任之,在局长坐班一月工作小结会上,局长们同时反映了这个问题。

“红色驿站的帮办能力能不能进一步提升?”今年5月开始,汉阳区率先将47项民生事项审批下放到街道、社区、红色驿站,居民在家门口已经能办成不少民生事,对此,汉阳区主要负责人提出,要进一步充分发挥红色驿站就近办能力,让企业也能在家门口办成事,进一步推进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10月26日,汉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为前来办理相关业务的企业代表进行指导。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国庆假期期间,汉阳区多个部门联合组织了12场业务培训活动,新增了不动产登记、税务申报、个体工商登记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培训1300人次,考核11场,考试1436人次,进一步提升网格员的“网上办”“掌上办”的手机端帮办能力。

“以不动产登记为例,在经过培训的网格员的指导下,二三十分钟就能完成办理,证件直接邮寄上门,不需要再跑区政务服务中心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汉阳分局局长刘思桥说。

如今,这本《不动产登记“网上办”操作指南》已经摆上了汉阳区各个街道社区的办事指南架上,规划分局等部门还在继续开展业务培训活动。“目前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网格员们已经基本熟悉了新业务的流程,就等着人来了。”龙阳街公共服务办工作人员邓婉彤笑着说。

项目提前两月拿证,多部门联动“还有很多工作能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初选择3位局长到窗口坐班体验,主要是因为这3个部门涉及审批事项最多、流程最长。谈到2个月来坐班的感受,3位局长都坦言“还有很多工作能做”。

“只是坐在窗口办事‘接单’,能接触到的情况其实还不够丰富。”刘思桥说,工程建设类项目通常涉及面广,而且个性化因素较多,选择一个典型项目持续跟进能了解到更多情况,领地·银保港项目就是多部门协同联动重点跟进的项目之一。

该项目前期负责人李卓亚介绍,由于项目建设红线与地铁12号线有交叉,需要征求地铁方意见并出具说明函,才能继续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急需一个能够高效沟通的平台。

10月26日,汉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为前来办理相关业务的企业代表进行指导。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了解到该情况后,规划分局和区行政审批局商议决定:两边同时开展工作,由规划分局对接协调地铁集团,催促加快地铁方手续办理效率;区行政审批局提前为企业进行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指导,帮助企业将办事的时间节点提前。

9月30日,领地顺利拿到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政府搭的这个台,帮我们提前2个月拿到证。”李卓亚说,“拿地至今,区政府的对接人员常常比我们先一步考虑到问题,这一点让人印象很深刻。下一步在武汉继续发展,我们也更有信心。”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秦璟 通讯员周甫成 王雪莹 王尧)

【编辑:胡之皓】

(作者:秦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