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如何上更有“含金量”?专家名师在武汉六中为“新”地理“把脉”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7日讯(记者向洁 通讯员张俊春 肖石荣)高中地理课如何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地理知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10月27日,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教学研究室地理科主办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武汉市)地理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走进武汉市第六中学。数十位专家、名师现场交流研讨地理教学,武汉市300多位地理教师参与线上观摩。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学科有四大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其中,前两个是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基本经验,人地协调观是本学科所要培养的基本价值观。交流中,有青年教师表示现在教改的困惑之一就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学生很难集体开展户外地理实践活动,使得地理实践力这一运用地理基本思想与方法实现基本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实际着力点。

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来自武汉市第六中学的徐艳和姜小燕两位地理老师先后带来了两节展示课。

武汉六中徐艳老师上展示课《地貌的观察》。(通讯员肖石荣 供图)

在《地貌的观察》一课中,徐艳老师以武汉后花园——黄陂木兰山为例,以“知木兰—析木兰—助木兰”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地貌观察的方法,将理论联系实践,实现从认知到分析再到应用的能力提升。考虑到受疫情防控影响,学生不能展开实地考察,现场采取以“行图APP”获取等高线地图等相关地理信息,进行虚拟观察和实际图片相结合,帮助学生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果能够增加VR实景视频,将虚拟观察与实际地貌更多结合,对于学生的地貌认知能力会有更大的提升。”课后,徐艳老师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略有遗憾。她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迭代,未来的地理课堂将会进一步突破空间的局限性,带领学生在更加广阔的世界里遨游,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武汉六中姜小燕老师上展示课《校园植被与环境的关系》。(通讯员肖石荣 供图)

随后,在姜小燕老师执教的《校园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一课上,学生们摇身变作“小助教”,通过对不同的校园植被景观的考察、记录、拍摄、查阅资料、整理等,分析校园植被与武汉地理环境间的关系,理解不同环境下植被的生态特征,从而懂得保护植被,热爱校园。

学生们在课堂上展开讨论。(通讯员肖石荣 供图)

“学生们制作的PPT中的所有美丽图片都来自校园,大家很享受这个参与的过程。”姜小燕老师说,通过对校园植被真实情境的调查,研究校园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是用好校园内的课程资源,处理好了教材和地方课程资源的关系的一种体现。学生学习方式丰富化,从而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地理实践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当然,这节课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目标应可观察、可评价、可操作,在教学中要更加强调植被的空间差异。

学生“小助教”分享校园植物的生长习性。(记者向洁 摄)

在谈及如何推进高中地理的深度学习这一话题时,老师们畅所欲言。来自武汉大学附属中学的地理老师陈诺认为,高中地理深度学习是基于理解的学习,对知识的认知更侧重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深度学习的过程在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核心素养的生成便是蕴含在这一实践过程之中,地理实践力就是这一学习过程中的预期学习结果,所以深度学习和地理实践力是相互加强的良性互动循环关系,面向深度学习指导高中地理教学达成地理实践力非常重要。

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地理老师李原表示,深度学习下的单元作业是一种挑战性学习任务,也是持续性评价的一种方式,关注核心素养,体现深度学习,并落实课程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编、创编单元作业或以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来设计综合性任务来达到单元作业的目的。教师要研究新教材中的栏目,例如“自学窗”“活动”“问题研究”,利用好它们来组织地理实践活动、设计单元作业。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老师龙泉分享教学心得。(通讯员肖石荣 供图)


市教科院教研员程远会现场点评。(通讯员肖石荣 摄)

最后,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教学研究室地理科教研员程远会对此次研讨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认为,地理教学应着力于地理实践力的突破,渗透深度思维。实践力如何与深度思维结合,这是目前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老师们也在积极探索,比如:徐艳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现实、虚拟融合,姜小燕老师借助身边熟悉的情境,调动多种实践手段,促成了新奇因果联系。地理学科的价值引领,既要践行核心素养理念,也要渗透“五育并举”的思想,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与现场观摩、研讨的专家名师合影。(通讯员肖石荣 供图)


【编辑:舒筱】

(作者:向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