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壮海:文化自信是要理解“中国”概念中的时代性和世界性 | 访谈

长江日报记者周满珍

近日,武汉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专家沈壮海新作《论文化自信》,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是沈壮海教授关于文化自信问题多年思考、精心打磨的结集之作。他提出文化自信“承古强今,向新而行”新论,既立足中国现实,又具有学术的厚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月16日,长江日报读+周刊在武汉大学专访沈壮海教授。

确立理性的文化自信观,适逢其时

沈壮海从2011年开始关注文化自信问题,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注入新时代的充沛活力》、在《求是》杂志发表《文化自信的维度》,以栏目主持人身份在《光明日报》推出关于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文化问题探讨的专栏,并在该栏发表《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一文。这些文章,对文化自信的内涵、意义、结构、根据、根基以及增进路径等,做了充分的探讨。2019年初,相关文章结集成《论文化自信》一书出版。

201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历史机缘的巧合,引发更多人关注文化自信问题。在沈壮海看来,100年前的五四运动以及新中国成立,都包含着对中华文化前途命运的思考,涌动着建设新文化的不可遏挡的时代激流。尽管时代不同了,时代背景不同了,文化自信的构建,还贯穿在历史中。尤其是当下,文化竞争更加激烈,各个国家都采取多种举措来凸显自己在世界场域的文化优势。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全社会普遍涵养和增进文化自信,确立理性全面的文化自信观,适逢其时。

承古强今,向新而行

承古强今,向新而行,是《论文化自信》一书的基本观点。书中特别注意贯穿整体观念和当下意识。沈壮海强调在对文化自信的理解上要有整体性。其一是对中华文化要有整体性的理解。中华文化既包括悠久醇厚、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近代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在救亡继绝中形成的可歌可泣、激越刚健的红色革命文化,包括近数十年来我们所积极推进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是要对我们文化自信的内在构成有整体性的理解。高度的文化自信,内含我们这个民族对于自己文化理想的信仰与持守、对于自己文化价值的充分肯认、对于推进自己文化创新发展的坚韧与执着,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三是要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关系有整体性的理解。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内在地交融为一体。

沈壮海闲时喜欢书法,广泛涉猎传统典籍,在学术著作中引经据典,洋洋洒洒。作为一个对当代中国文化有兴趣的研究者,他认为这些爱好,对研究文化自信问题提供了一种文化的体验,通过传统文化的习练,感受古人对人生、对文化的审美追求,背后是中国文化精神潜移默化的滋养。“即便聚焦当下的文化发展,也得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知其所来,知其所向。当代学者要想在比较宽阔的视野下做学问,把学术眼界打开,需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上多下功夫。”

他同时警觉到,如果缺乏立于当下的文化自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将会流为思古之幽情,成为无力应对现实外来文化冲击而只能暂避一时的“精神慰藉所”;创造未来新文化的自信与活力也将会因为缺乏当下的根基而无以真正挺立和激活,尤其是在在经济文化交融互联的全球化时代。沈壮海特别强调文化自信的当下意识。一是要注重用当下的创造为文化自信注入充沛的底气、坚硬的骨气;二是要注重从我们当下的新发展中汲取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活力;三是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他告诉记者,“在文化的发展中,只有现实的、生动的当下实践,才是唯一的活水源头,才是历史与未来、本土与外来的交汇点——优秀传统通过当下的转化而得以新生,美好未来通过当下的实践而得以奠基;外来影响通过当下的吞吐而得以消化择用,本土特性通过当下的创造而得以弘扬提升。”

身为高校学者,他在新作中进一步将文化自信与提升学术话语权联系在一起,强调既让世界听清晰中国的声音,又言之有道,有深厚的思想,深刻的识见。“有影响力才有话语权。近年来,中国学界主体性意识更强了,但仍不乏人云亦云,不少学者满足于用西方的概念,或者用西方的理论解读、评判中国的实践。当我们只能跟着说、接着说,在学术版图里没有我们原创性独见,就只是一个学徒的状态。对中国自己的以及全球性问题,中国学者都要勇于发声,要基于深入的研究,以真知灼见赢得更广泛的赞同,当下的学者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访谈】文化自信要接时代的地气

我们的文化传播对当代的新发展做的功课还不够

读+:您强调文化自信应当“承于古而强于今”、向新而行,既不能望洋兴叹,也不能望古兴叹,但在世界文化场域中,我们广为认可的仍是会说话的国宝文化以及古典名著。在当下,我们要树立什么样文化自信观?

沈壮海:承于古强于今,包含着多个维度。文化自信既要和辉煌的历史接续起来,也要和当前的文化创造连接起来。优秀的中华文化,不是包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富和不褪色的名片,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底气。理性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敢于直面传统文化里面的优长、糟粕,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掘工作,可以涵养、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同时,我们不能泥古而忽今。我们经常讲接地气,如果我们讲的文化自信,仅仅或更多地是历史的回望,这种自信接不了时代的地气,无法接纳新时代提供的底气。所以,我在书中反复阐述的一个观点便是:文化自信要承古强今、向新而行,要将历史的辉煌,通过创新,注入当下新发展的活力中。

全世界都知道古老的中国文明,但言必国宝文化、四大名著,如若止步于此,则是不完整的文化自信。你提到的现象,从一个角度也说明我们的文化传播,尚更精熟用古代的元素,对当代的新发展注意得还不够,做的功课还不够多。尤其这个时代的需求多样化,对那些想了解当下的中国的声音,我们要同时关注,并积极回应。

读+:这是否也呼唤我们的文艺作品,在全球竞技中,多出反映现实中国,堪当时代符号的名篇佳作?

沈壮海: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如果和我们现时代的姿态连接不起来,就会导致人们对当代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变得模糊。没有基于当下的文化自信,是挺不起腰杆的。

拿出着眼当下,与时代同行,构建人们对当下文化形象新认知的优秀作品来,是文化工作者的重任。四书五经是当年的中国人创造的,经过历史的洗涤传承下来,当下的中国人,同样应当创作出记录这个时代,成为文化符号级的名篇,成为增强当下中国人文化自信底气的作品。当反映新时代的文化符号越来越多,文化自信自然会得到越来多优秀作品的滋养。

读+:书中援引《中国大学生思想教育报告2016》的数据显示,在对全国35所高校调查中,57.8%大学生未完整读过《论语》、《孟子》等中华文化元典。新一代年轻人都是网络原住民,强调当下和创新,会否让他们加速遗忘传统文化?

沈壮海:这个数据的前提是未“完整”读过,2018年的最新数据是在全国40所高校中进行调查得来的,完整和部分读过《论语》、《大学》的分别是93.4%、61.5%。我从不认为网络时代会加速对传统文化的遗忘,因为承载文化的载体,从古至今,都在发展变化,网络只是当下的一种载体。目前,网络空间也有大量的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音频、视频,还有将大数据和文化典籍结合一起的文化大工程,新的载体更方便大众触摸传统,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机遇。

强调当下与创新,同样包含对优秀传统的尊敬和关注,我们多次在报告中倡议加强大学生对优秀文化经典的研读。因为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鲜活于历史,也鲜活于当下。在文化领域,参与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是接续优秀传统的过程,也是文化的创新创造过程。

创造中国品牌中国符号,提升文化软实力

读+:文化自信离不开强大的文化产业,在中国作为大国崛起的全球语境下,如何借由强大的文化产业品牌在在国际社会中塑造良好的价值形象?

沈壮海:文化产业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新引擎。从整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快,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大,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增长,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产业担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一些文化产业,如时尚青年喜欢的名牌包、孩子们热爱的迪斯尼动画片系列衍生产品,其载体多为中国制造,承载的文化内容、符号、标志却是别人的,这就要求我们有更多中国创造中国品牌中国符号,提升文化软实力。

读+:谈到文化软实力输出,您例举了富有魅力的中国文化元素《花木兰》、《功夫熊猫》,被美国流行文化借用。你看好哪些中国文化元素可以走出去成为全球流行文化品牌,提振中国文化软实力?

沈壮海:文化资源一经产生,就可以共享,对此无需紧张。这说明国际上关注中国文化的越来越多。文化传播也可借船出海,中国元素进入外国大片,也是宣传文化的渠道。只要是友好的传播,浸润着、展示着中华文化理念,都有益于中华文化的走出去,早晚能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我们要警惕的,是对我们文化资源的扭曲和污损。

中国文化元素极为丰富,关键在于“点活”“用活”。所谓点活,就这让这些载体成功地、巧妙地、贴切地承载中国优秀的文化精神、价值理念,让它们都能开口讲中国的故事,中国历史的和当下的故事。

自己内心都没有底气,如何赢得他人的喝采

读+:您认为把美国文化推向全世界的载体,除了迪斯尼动画片和好莱坞大片,还包括苹果、别克、可口可乐等众多带有文化符号的物质硬产品。在当下中国,要提振文化软实力,同样需要两手抓,从战略高度打造“中国制造”?

沈壮海:是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理念,需要有载体。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包含着创新创造的精神和文化价值。美国动画片、好莱坞大片多在反复讲述他们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主题。

有些游客为什么到国外非要买某种产品,不辞劳苦,不远万里,内中便有品牌认同和吸引。产品中内含着文化理念、价值观念。文化软实力体现为思想观念的吸引,但我们提升文化软实力,要下功夫的绝不应止于文化领域,否则就把涵养文化软实力的载体、领域局限了。有形的,无形的,古代的,现代的,软件的,硬件的,都折射着一种精神理念。

你此前问到华为5G技术,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关注,是他的创新领先一步,展现中国制造当下的创造性、精益求精、质量追求等。既展现了我们的软实力,也展现了我们的硬实力。硬实力与软实力彼此交融,形影不离。

《流浪地球》成功的意义,是电影开始从中国文化底蕴出发,从容表达中国人对全球问题的看法和担当

读+: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引发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展现,一种认为它的成功,证明了美国对全球的文化统治潜意识修改了我们的审美观,中国电影长得越来越像好莱坞,您怎么看?

沈壮海:说我们的电影审美中美国的毒太深,我不太赞同。谁说只能美国人去拯救地球,我们同样可以展现我们的英雄,去关心人类和地球。这部电影成功的重大意义在于,我们的电影开始更自觉基于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从容地表达对全球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担当。中国人向来有天下情怀、英雄主义精神,古代神话有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英雄们都心怀天下。

《流浪地球》用艺术的手法,用时代的技术手段,将这种情怀和精神展现出来。不存在我们的审美观被谁修改的问题,恰恰说明,我们也敢于用自己的方式,更加鲜明地表达对全球问题的关注。

说模仿好莱坞大片,那是不了解我们中国人的文化精神。这部电影里的中国元素无处不在,反映的都是深植于中国文化之中的东西,并和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如家庭观念、家园情结,中国人自古就讲故土难离,还有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担当意识,这些扣准的都是中华文化中深层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中一直流淌至今的东西。也包含中华民族与时代对话、与世界交流中吸收的有益的东西。

在这个时间点,《流浪地球》以非常从容的姿态地表达对全球问题的看法和担当,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读+:也有人苛求电影里展现的中国式家国情怀,外国观众能懂吗,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吗?

沈壮海:在自己的思维中,过于执着其地域性,老担心自己的东西别人不会懂,是自我设置障碍。西方那么多难啃的哲学著作,不是许多中国学者都弄得非常精通吗?西方那么多难啃的哲学著作,不是许多中国学者都弄得非常精通吗?如果我们对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喝采,自己内心都没有底气,如何赢得他人的喝采?

据我所知,《流浪地球》在国外也引发了很多关注和探讨,有很多细致的点评,也有批评。有议论、批评,是文化传播过程中必然存在的,我们不能将文化传播理想化。一个作品能引起广泛、持续的关注,并深入到内容本身、技术手法等进行深度的探讨和交流,就是文化传播很好的开端。敢于走出去,也能平心静气听各种不同的声音,都是自信的表现。

文化传播要做好“最后三公里”

读+:您在书中直言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现有的效果评估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具体有何良策?

沈壮海:我提出文化传播的效果评估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是希望引起大家对走出去的效果的关注和反思,目的不在于构建指标体系。指标是死的,文化传播要看在受众心中留下了什么?是赞同,是反感,是水过无痕,还是留下了友好的种子?文化传播效果的构成很复杂,靠几个具体的指标即时测出来,难以做到。

关键是每一个具体的文化对外传播,到底要展示中华文化什么样的美好面?要多考虑传播活动到底要产生什么效果、如何精准地产生这样的效果,如何避免负面解读,如何将即时效果与长远效果统筹好等等。总之,要形成一种关注效果自觉意识,而不是对着数字和形式化的考量指标。

文化传播效果,不可能立杆见影。要久久为功,潜移默化,注重修渠引泉、春风化雨,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满足表面上、数字化的效果。文化走出去急不得,要善于做柔性功夫。

读+:您强调文化传播“中国故事、国际表达”,要被异域国家接受,并落地生根,为什么?

沈壮海: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是共识,我们还要会中国故事、中国表达;国际关注、中国表达。随着中国的发展,要有这种底气,我认为电影《流浪地球》就融合了这三种表达。文化传播不能处于迎合的状态。

这个时代是个交融互联的世界,是深层胶着、紧密互动、瞬息传导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不能截然分开,二者不是对立的。在这个时代,中国与国际也不是分立的,而是深深地交融在一起。“中国”这个概念中,融含着许多时代性、世界性的内容。在交流中,我们不要老是暗示自己,认为人家听不懂我们,我们应该怎样、怎样变个腔调等。这样,我们的腔调、身段就会不自然、不自如,就会效果不好。有具备清晰准确的自我认知,也有对交流对象的准确把握,交流与传播就会更从容,身段更柔和,姿态更优美。

读+: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关键在国民文化素质高低,在出国旅行、交流变得越来越日常的今天,更需要大力培植民众的文化素质,让文化传播的“最后三公里,即面对面的谈话”,起到决定性正能量效果?

沈壮海:文化传播,人人参与。最后三公里,是指和国际社会,有近距离真切的交流,同时展现良好的素质素养。其核心问题是在具体的交流中、接触中展现我们良好的形象。人人都应成为是传播中华美德的主体。对国民文化素质、文明素养的提升,要充满自信,乐观这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还有,舆论也在塑造人,媒体要有意识地传播那些在点滴之间展现中国人良好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的美德善行,形成一种氛围。展现和塑造我们的良好文明形象,还要注意表里如一、内外一体的问题,因为我们生活一个互通互联的当下世界。

【编辑:周劼】

(作者:作者周满珍编辑周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