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三中学子袁祉祯入选第60届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成湖北唯一

第60届IMO中国国家队名单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28日讯(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刘江华)28日,第60届IMO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第二阶段集训在上海闭幕。长江日报记者从武钢三中获悉,该校学生袁祉祯经过为期8天的集训与考试,成功入选本届国家队。据悉,这也是今年五大学科竞赛中,唯一成功入选国家代表队的湖北学子。

袁祉祯(左四)入选第60届IMO国家队

数学天才的逆袭之路

“一个猎人在追击一只兔子,二者最开始距离为一,兔子每步跳动一个单位,探测器返回给猎人的兔子位置与实际至多偏差为一,然后猎人也随之移动一个单位,109 回合之后, 猎人能否确保和兔子之间的距离至多是 100?”

这是2017年的一道IMO测试题。题目中的每一个字都看得懂,但许多选手在这道题上一筹莫展。

据了解,IMO每次比赛只有6道题,每题7分,包括代数、几何、数论和组合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题目都会有一道,其他两道题的类型随机。6道题平均分配在两天考试中,每天3题的难度依次递增,两天考题的难度相近,每天的考试时间为4.5小时。

8天的选拔过程,不仅对学生数学学科素养要求极高,也对他们的意志品质提出了巨大考验。数学天才袁祉祯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却在第一场考试中发挥欠佳。但他凭借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础,在后面的考试中稳扎稳打,最终逆袭,成功进入国家队的6人名单。

袁祉祯(左)和他的竞赛教练邓晓(右)

竞赛“珠峰”靠意志力征服

“数学竞赛这条路充满荆棘,我和我的同学对它却是真爱。”袁祉祯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去年11月底,他入选了国家集训队,并获得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他却并未停止对更高目标的追求:“竞赛对我来说,并不是升学跳板,而是一生的挚爱。”

进入国家集训队以后,袁祉祯在武钢三中奥数教练邓晓的指导下,继续和高三的同学们一起钻研竞赛试题,整个春节也只休息了两三天。

袁祉祯说,他从小喜欢数学,但他并不提倡盲目刷题——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题目,理解并懂得举一反三,才能够学好数学。他喜欢向难题宣战,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从来不偷懒看答案,而是花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它。

会思考的袁祉祯为此受益良多:高一进入武钢三中竞赛班以后,由于初中没有超前学习,他的表现并不突出。但他反应快、解题思路独特,在教练邓晓的悉心指导下,袁祉祯的状态越来越好,高一拿了高中数学联赛二等奖,高二获得国家冬令营资格,高三进入国家队。

竞赛班师生都是“数学狂人”

武钢三中是数学竞赛强校,袁祉祯所在竞赛班的数学小组里,多的是为解题而茶饭不思的数学狂热爱好者:考进清华大学首届“丘成桐数学英才班”的尚鉴桥跟袁祉祯是好友,两人经常一人出题,一人解题,相互助攻;被第二届“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录取的李逸帆一旦沉浸在数学题中,就会“忘我”地手舞足蹈;在第十七届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夺金的周好十分自律,每天5点就起床读书。

袁祉祯的竞赛教练邓晓是一名“新贩子”,他第一次担任数学奥赛教练,却非常勤奋,对奥数倾注了很大热情和心血。他多次向学校的金牌教练岑爱国及其他教练请教,经常自学奥数教程到深夜,对近几年的奥数试题进行反复研究,教学有的放矢,教学效率很高。奥数艰深莫测,有些难题邓老师一时也难以解答出来,他就与学生们一起讨论交流。在探讨难题的过程中,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孩子们对奥数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编辑:彭向东】

(作者:郭丽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