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工人的技术创造力,不亚于科研专家


长江日报评论员 华智超

4月1日是湖北省第一条快速铁路——合武客运专线开通运营10周年的日子。10年来,在工人技师李广建的钻研和带领下,中国铁路武汉局管内125公里的合武线没有更换过1组正线道岔和1根尖轨(尖轨是高铁最易磨损的部件),节约维修成本近1000万元。他被业内誉为“高铁打磨第一人”。

李广建是一名一线工人技师,他磨练出来的这套打磨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被铁路总公司推广。如今,越来越多像李广建这样的一线工人,钻研出许多“高精尖”技术,填补了国内的某些技术空白,不比科研院所的发明创造“含金量”低。

去年,一部名为《大国工匠》的纪录片刷屏网络。技能专家高凤林,将火箭发动机核心部件——泵前组件的产品合格率从29%提升到92%,破解了20多年来掣肘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难题;核燃料师乔素凯,能对破损核燃料进行水下修复,这是全国独一份,他主持参与的项目获得了十九项国家发明专利。焊接、修复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工种,但要做到零瑕疵、零失误绝对不简单,凝结着超人的毅力和智慧。

提起发明创造,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但实际上,实验室和一线都是创新之源,科学家和工匠都可以是创新者。许多创新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相对于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一线的工人直接面向生产中的问题,往往更清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更明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怎样改进。而且工人发明的工艺改进可以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免去了转化应用的中间环节。

创新的种类本身就很丰富,既有实用型创新,也有理论创新;创新的途径也很多,既有来自实验室的,也有源自科研院所的,还有从生产一线来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工厂意识到这一点,纷纷成立了“匠人工作室”,鼓励工人进行技术攻关,涌现出大量创新成果。

现在,包括高铁在内,越来越多大国重器要争创世界一流,涉及到的技术攻关、标准建立,都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创新创造。

【编辑:祝洁】

(作者:华智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