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电影能拍摄“一代人的青春”吗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李尔静

“衡水中学要拍电影了!”消息传出之后,结结实实地“火”了一个周末。衡水中学也对此做出了回应,称他们要拍的,其实是一部力求真实展现衡水中学教育现状的纪录片。

尽管电影还没有开机,但已经受到了舆论劈头盖脸的指责。不少网友直指这一做法是衡水中学的“自我洗白”,正如一条点赞率较高的回复所说的,“即使‘洗白’也是无用,这样的教育工厂葬送了多少孩子的青春。别人的孩子,青春过的诗情画意,我们的孩子,却只有死读书。”

衡水中学毫无疑问是一所“自带流量”的学校,近些年来,只要有关于衡水中学的消息,几乎都会登上热搜。从教育理念看,工厂式的教育模式应该被反省,但从现实结果看,这样的教育模式又确实很出成绩。也因此,关于衡水中学的“口水战”打了一年又一年,可至今也没有分出胜负。如此看来,如果真能拍出一部真实反映衡水中学的纪录片,让大众看到这所“封闭式”学校的生活,说不定将是对舆论最有力的回应。

“两眼一睁,开始竞争。”“我很坚强,我很努力。”衡水中学的标语,似乎也是大多数人真实的中学生活。要说不同,就是在衡水中学生活,可能要更加的坚强,更加的努力,当然,他们也收获了更好的成绩,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也许,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可能有问题,但这个问题既不是衡中造成的,也不是衡中能够改变的。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都渴望着用知识改变命运,在这样的竞争浪潮下,才催生出了教育工厂。我们并非不反思教育工厂的问题,只是高考压倒一切的公平性,确实给了愿意努力的学生,最大的信心,最大的希望。

想要改变教育工厂,最好的办法,是拓展出更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平台。而基于现状,只要有“万人争过独木桥”的高考,就会有“用青春换明天”的学生。这样看来,与其说是衡中束缚了学生,不如说是一群又一群用青春书写奋斗的学生,造就了今天的衡水中学。

学生们拼搏赶超,昂扬向上,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是应该被肯定的。这样的青春,怎么能被称为“葬送”呢?这样的青春,也确实值得被一部电影记录。为什么“别人的孩子”“诗情画意”的青春就一定是好的?“我们的孩子”踏实拼搏、刻苦努力,不一样是青春的风采吗?

当然,这也并非是给教育工厂“洗白”。社会当然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加“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往多方面发展,多方面成才。只是,成才的道路即使再多,也离不开努力与奋斗,人生价值,最终只能靠自己才能实现。而脱离现实的“诗情画意”,才是真正的葬送青春。即使将来不再有教育工厂,但青春应该用来奋斗,这一点不会改变。

【编辑:叶子】

(作者:李尔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