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兴于江汉 盛于江汉 “陈派传人”李青不遗余力传承非遗文化

李青(左二)与“弟子”正在排练

汉剧,是武汉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月24日,陈伯华大师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暨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开幕式上,“陈派传人”李青等与陈伯华大师“隔空对唱”经典剧目《宇宙锋 装疯》,惊艳全场,让汉剧再放异彩。

1962年,武汉汉剧院在江汉区建立,近60年来一直植根江汉。“江汉区是武汉戏曲‘大码头’的发源地,也是戏院、剧场、戏迷扎堆的‘戏窝子’。” 武汉汉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陈派”第四代传人李青说。从艺40载的她,历经了汉剧“一路唱来”发展的“全过程”。“党中央提出‘文化自信’,让我们文艺工作者倍感骄傲,‘奋斗情怀’也更加强烈,我愿在传承戏曲‘大文化’的征程上,做一个永不停歇的追梦人。”

汉剧先于京剧

极盛时期市民用“肉票”交换戏票

汉剧旧名楚调、汉调,清中期,随着汉口镇经济的繁荣应运而生,后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徽汉合流”逐渐演变成京剧。“这也是我常和学生强调的一点,汉剧在前,京剧在后,汉剧对京剧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李青说。

1919年,“民众乐园”在江汉建成,与“天津劝业场”和“上海新世界”并称为全国三大娱乐场,汉剧在汉口盛行开来。随后长达半个多世纪里,民众乐园一直是武汉市民娱乐的主要场所之一,京、汉、楚、豫、越、评,所有的表演形式都能在这里看到。新中国成立后,江汉区戏剧事业蓬勃发展,上世纪50年代末便有了专业剧团、民间剧团13个,剧场9座。

李青出生在“梨园世家”,母亲是汉剧演员,自幼受戏曲耳濡目染。上世纪60、70年代,汉剧盛极一时,戏票往往一票难求。“许多戏迷为了买票常常半夜起来排队,更有甚者不惜拿出每月仅有的计划‘肉票’去交换戏票。”李青说,童年时最让她开心的事,就是每晚跟妈妈去剧场看戏。“内部职工子女得等到开演前才能进场,剧场座无虚席,根本找不到座位,我只能挤坐在楼梯台阶上看戏。”那时戏迷们以“调侃”自己自居:“我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天不看戏。”

一年200场汉剧进校园

两度建议振兴戏曲“大码头”

“上世纪80年代,戏曲慢慢开始走下坡路。”李青说,之前湖北省内汉剧院、汉剧团遍布,随着时间的推移,院团几乎都解散了,人才队伍也青黄不接。

为了让汉剧重新走入大众视野,李青和老一辈艺术家一同开始大力培养后进力量,推广汉剧文化。近两年,汉剧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圈,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汉剧的魅力也得到了呈现。此外,武汉汉剧院还为武汉市汉剧票友协会提供场地、服装、道具、专业指导等方面的支持,使得民间汉剧氛围在江汉更加浓厚。

去年,武汉汉剧院组织了200余场“汉剧进校园”活动,并在高校设立汉剧传承基地,在中小学设课堂。“我们以讲座加演出的形式,为学生介绍汉剧历史、行当,还请专业演员登台开唱,激发学生对汉剧的兴趣,招收更多弟子,让汉剧更好传承。”李青说。

李青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先后两度提交《建议》。2018年,李青建议:振兴戏曲“大码头”,建设武汉市戏曲艺术中心。这一建议被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目前正在选址阶段。今年市两会上,李青又提交了《关于振兴武汉戏码头的几点建议》,提议“将武汉戏曲艺术中心在江汉区的中心繁华地段选址,将传统文化的根留在江汉”。“江汉区有戏剧‘土壤’,戏迷对这里有情结,也有利于培养年轻、有活力的受众群体,在江汉建设戏曲艺术中心再合适不过。”李青说,她期待看到“汉剧之花”在江汉重新绽放新的活力。

【说跨越】

江汉区,既是商贸大区,更是文化大区,人文底蕴深厚,多元文化交融。

传统与现代碰撞,非遗与时尚融合。时尚江汉,多年来一贯重视非遗保护的品质发展,在人才、产业、生活、传承上,融合现代元素,用最具品位内涵的文化载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着力建设中部国际化时尚高地。

目前,江汉区共有汉绣等18个国家、省、市、区级非遗保护项目。武汉百姓煨汤擂台赛、非遗进校园、非遗文化节……江汉非遗品牌,不断出新;荆楚金石博物馆、黄春萍汉绣艺术馆、中国汉绣圈……江汉非遗传承,不断夯实。2018年,江汉区非遗保护中心荣膺“湖北省最美非遗中心”称号。

策划:中共江汉区委宣传部

撰文:曹欣怡 朱素芳

【编辑  高阳】

(作者:曹欣怡 朱素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