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服务送上门,发病高峰有人管,让精神疾病患者重新回归社会不是梦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10日讯 2012-2018年的7年时间里,武钢二医院精神科共收治16246人次病患,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武钢二医院精神科始建于1978年,是医院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之一,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精神医学专家和临床心理学专家,目前开设有男病区、女病区、老年精神科、睡眠心理科等四个病区,开放床位250张;开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病门诊、心理门诊及康复中心,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精神康复治疗于一体。业务涵盖各类重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老年痴呆、脑卒中后抑郁、老年抑郁症、慢性疼痛与躯体化障碍、抑郁症与睡眠障碍、心身疾病、心理测验与评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以及儿童孤独症、抽动症、多动症等青少年与儿童心理卫生领域,尤其在老年痴呆、失眠症治疗和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上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数十年来,该科以“一切为了患者”为服务宗旨,采用筛查、健康教育、综合治疗、回访等多种手段,帮助这一特殊病患群体重新回归社会大家庭之中。

春暖花开让患者彻夜难眠

53岁的赵先生开春以来过得很不踏实,白天莫名烦躁,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话少了食量也少了,整个夜晚都睡不着。由于赵先生有多年的精神病史,反常表现让妻子非常不放心,将其送到武钢二医院。

钟志廷医生了解情况后解释:“您观察得非常仔细,担心的也很有道理。现在春天来了,气温、空气湿度变化大,时热时冷,机体内分泌系统会分泌各种激素来帮助人体适应环境改变,而赵先生有精神病史,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大脑的神经系统活动比一般人敏感,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的能力就相对差了很多,所以这段日子才会出现病情波动的表现。”

钟志廷告诉赵先生的妻子,当患者病情出现早期变化时,家人不能表现出过度紧张,要多陪着参与家庭活动和其他户外活动,使其精神得到足够的放松,同时保证足够的睡眠。

邋遢小伙子变回帅气模样

20岁的小李高高瘦瘦、模样清秀,但20多天前他却让人避之不及。

据小李的父亲回忆,今年元旦,参加亲戚婚宴的小李突然大叫“不要害我,不要害我”,挥舞手臂大闹起来,四五个男亲属合力才将他制住。这时的小李破口大骂,似乎完全认不出亲人。

“之后两个月,儿子的状况愈来愈糟,开始出现外跑行为,稍不注意就跑出家躲起来。”李父因要外出打工,无奈之下只好将儿子捆在床上,旁边放点干粮和饮用水,没想到小李不吃不喝也不洗漱。3月中旬,李父将其送到武钢二医院精神科。

入院后,病区主任胡鹏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治疗和精细护理,小李逐渐恢复进食饮水,让其感到恐惧的精神症状也未再出现,恢复帅气小伙模样。为进一步稳定小李病情及让其更快适应社会生活,除了前期的药物治疗外,精神科还给予小李相应的物理与心理治疗,包括心理沙盘、脑电治疗、计算机认知行为矫正治疗等。昨天,通过心理CT评估疗效,小李出院了。

“如果您的身边有患病家属时,请千万不要放弃他们,他们已经承受了足够的折磨和痛苦,及时协助他们就医是正确的选择。”胡鹏说。

社区精神防治缓解就医难

一直以来,武钢二医院精神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开展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他们与青山区各个社区居委会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定期和社区管理人员一起上门进行精神疾病评估摸排工作,筛查社区内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对新发精神疾病患者评估并进行用药指导,劝说家属协助送发病的家人就医,实现精神疾病患者社区恢复及就医无缝对接。

2019年,该科与青山区白玉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定期为社区居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供精神疾病诊疗服务,让精神疾病患者不用走弯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享受一对一的服务,包括心理咨询、用药指导、协助送医、精神评估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患就医难的问题。

中心主任黄英介绍,2018年我国已发病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患者总数已经接近1000万人,预计到2050年,人数将突破4000万人。罹患这种疾病的老人,行动与语言能力都会出现障碍,一般只有不到3%的人能坚持存活到14年以上。

目前,精神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项目,一旦发现有人患病,可以借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渠道直接与武钢二医院精神科对接就诊,减少患者就诊环节,节约患者时间。

人性化服务贴心又暖心

精神疾病易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病人需要长期的住院护理服务,因此精神疾病的治疗费用相应较高。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建设完善,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医疗费用支付能力大大提升。

在化工区55岁王女士家里,简单的家具一览无遗,医药费的压力不言而喻。王女士的的儿子患上精神分裂症后,家里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上门服务的病区主任舒敏主动讲起了相关医疗优惠政策。她向王女士介绍,武汉市低保患者可享有以下优惠政策: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经相关医疗保险结算后,其个人自付医疗费用(不含自费)由区民政部门按照70%进行救助。仍有自付医疗费用的再由区残联按照标准进行补助,每年补助费用封顶线3600元。重症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自付部分门诊费用,按100%的比例进行救助,年救助金额封顶线1万元。社区工作人员陈隐也承诺,将协助王女士跟进相关程序,争取尽快让她早日享受到政策福利,使患者及时得到正规治疗。武钢二医院业务院长黄永祥介绍,从2006年开始,该院精神科每年共计120次前往各个社区开展健康宣教、上门回访及送药活动。2017年,上门送出1.8万元精神科药物;2018年,仅在化工区就送出9745元精神科药物。

30岁出头的杨女士,因罹患精神疾病长期在房间里呆着,不敢与人接触,对于服药也有抵触心理。科主任王皓带队登门时,杨女士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根本不见。王主任耐心地隔着门与杨女士对话,经过近2个小时耐心疏导与服药治疗重要性的介绍之后,成功地让杨女士走出房间,并表示愿意继续坚持服药稳固治疗。

方法得当让患者回归社会

对于精神疾病,大家都有一个困惑:精神疾病到底能不能治好?答案是虽然目前精神疾病确实还不能够根治,但可以有效地控制。

年轻的黄女士有着不幸的童年,幼时被父亲打骂,对其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成年后,丈夫经常和她吵架,在长期的压抑环境里,黄女士患上了双向情感障碍。

由于治疗及时,黄女士早期病情得以控制,但在2017年因照顾孩子长期睡眠不足,诱导再次发病。当时病情比较严重,家属送其到武钢二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病情康复,黄女士病情逐步稳定,但是情绪上还处于比较敏感的状态。有一次与家人会面因家务事发生争执,黄女士一怒之下把家人的首饰给吞了,还好医生处置及时,没有发生意外。

后来,病区主任刘春艳对黄女士开展了心理治疗,以认知行为矫正治疗为主,要求黄女士记日记,通过日记的方式写出所有导致不愉快情绪和产生消极想法的人和事,然后与其一起讨论,找出相应积极想法,使得其负性自动思维逐步减少,情绪得到控制。

此外,刘春艳还有针对性地为黄女士安排了以音乐治疗和体育活动为主的工娱治疗项目,以促使黄女士在与别人的活动交往中,进一步调整社交方式。经过系统完整的治疗过程,黄女士顺利出院,现已回归到自己的家庭中,继续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病情控制得很稳定,家庭关系也十分融洽。

回归社会是对精神疾病患最好的医治。近些年来,武钢二医院精神科通过院前与社区合作进行疾病筛查、院中精心治疗、院后电话与上门回访、进行社区康复训练等方式,使许多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成功回归社会大家庭。

医生提醒,在回归社会的过程中,病人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否则疾病复燃,回归社会的希望也将成为泡影。另外,社会各界的关爱、理解、支持非常重要,这都有助于精神病人回归社会。(记者毛茵 通讯员 丁少峰 桂佳 雷伟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