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的生意与情怀|话说武汉

毛家明

去年10月底,武汉天地德芭与彩虹书店关闭,引来众多网友的愁怅与感慨。而距这家书店约5公里之遥的华中图书交易中心,开业9年来,几乎每隔几个月就有旧的书店关闭,也有新的书店开张,却从来不会引发舆论关注,数百家大小书商仍旧日复一日地把成千上万种图书发送到全国各地。

同样是卖书,店家不同的被关注度,折射的是生意与情怀的区别。

阅读是一个城市最温暖的记忆。7年前,武胜路新华书店因旧城改造拆除,一批又一批新老读者专程去“告别式阅读”,成为当年一件文化事件;随着汉口中山大道改造完工,久违的江汉路书店面貌一新重出江湖,迅速被热情的读者推荐为“最美新华书店”。

近几年,国内许多城市,每新开张一家复合书店,就会引发一阵好评刷屏,从苏州诚品到广州方所,从上海钟书阁到西安言几又。武汉也不例外,无论是物外书店惊艳亮相,还是西西弗书店低调扩张,都在读书人群中引起一次次热议,甚至成为网红打卡地,令这座以行商闻名的都市平增了不少灵气和秀美。

复合书店,似乎正在把图书的生意和情怀日益紧密地缝合在一起。

然而,细究起来,图书的生意经仍然念得十分艰难。统计表明,在纸质图书销售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实体书店的图书版块经营却难以自给自足。这当然不能仅仅以电子商务的兴起来解释,因为有的网上书店也是在赔本赚吆喝。那些名噪一时的复合书店,一方面靠咖啡茶点等延伸产业支撑,另一方面其实是靠商业综合体或地方政府不菲的补贴才得以生存。

图书生产和消费领域生意与情怀的尴尬背后,是价值规律在这里的迷失:广受读书人喜爱的书籍,往往凝聚了一流的作者、一流的编辑、精美的装帧印刷等等成本相对较高的生产要素,就像商品中的奢侈品,而图书的定价却远远体现不出这些高成本因素,导致平均毛利水平较低,制约了精品图书的再生产。消费环节,书店选址的便利,图书的精选和陈列,咖啡清茗伴读,沉浸式阅读体验,阅读心得的分享与交流,都是当今读书人偏爱的购买和阅读需求,而这更是一般图书毛利空间难以承受之重。 台湾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这样概括图书的生意与情怀:“没有商业,诚品不能活,可是没有文化,诚品也不想活了。”但是,终其一生,吴清友把诚品做成了标杆,却始终没有从图书生意中赚到应有的利润。

这与电影界叫好又叫座的影片稀少何其相似。创作有高原无高峰,出版数量大精品少,荧屏出品多播出少,成为这个物质极大丰富时代精神产品共同的生存状态。

相比其他行业,各级政府对图书产业链的扶持不能说力度不大。设立各类出版基金,实施实体书店补贴,倡导并着力推广全民阅读,支持措施覆盖了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正因为如此,那些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图书才逐渐从市场上被驱除,诗书传家的风气才成为社会的共识。

物质丰富生活,读书滋润灵魂。物质产品的生产,价值规律可以调节;精神产品的生产,仅靠价值规律无法实现有效调节。要把图书的生意与情怀更好地缝合在一起,让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实现良性互动,让人们能持续、惬意地享受更好的精神生活,除了业界自身努力,还需要政府、社会、消费者共同关注,创造适合精神产品健康发展的环境。毕竟,它滋养的是我们乃至后世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武汉出版人)

【编辑:彭向东】

(作者:毛家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