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机场玻璃被挤碎,公共秩序不能为“粉丝接机”让步|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京

近日,因几名艺人出入上海虹桥机场,大量狂热粉丝涌入航站楼,将自动步道的玻璃挤碎。事发后,“上海虹桥机场玻璃被粉丝挤碎”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近些年来,“粉丝接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包括虹桥机场在内的国内几大枢纽机场,早就成为了粉丝们守候明星的主阵地,甚至成为了明星们比拼人气的主战场。据说,出于曝光率和人气的考虑,某些明星的经纪团队还会组织粉丝集体接机。

作为现代娱乐工业和娱乐文化的一部分,粉丝群体对于明星人物的狂热属于私人领域。把某个领域的公众人物作为“偶像”,这种心态虽然谈不上理性,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只不过不同的人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追星族来说,他们也不需要“圈外人”的理解。

虹桥机场被挤破的自动步道玻璃

问题在于,当这种情感的表达进入到公共场合,它就不能仅仅被当做一个圈子内部的现象来看待,而成为了公共事务的一部分。

从普通乘客心理出发,或许他并不关心与自己同一机场、同一航班出行的明星是何许人也,但如果他的正常出行受到了影响,那么接机就不只是明星与粉丝间的“内部事务”。更不用说,大规模接机带来安保压力、安全隐患、秩序扰乱,受影响的不仅包括普通乘客,还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大规模粉丝接机,实际上已经占用了公共资源。

因此,对明星的追捧,尤其需要强调边界意识,或者说场合意识。也就是说,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机场毕竟不同于演唱会或者音乐节,也不同于体育赛事。看台现场可以歌唱呐喊,但出了现场,还随处狂欢,估计就有警察出面干涉了,世界各地莫不如此。


有新闻透露,此次事故还有另一种可能,即故意不报备,造成一定秩序混乱,以此炒作并提高曝光率。如果这种可能得到证实,那就不只是该谴责,而是应当追究责任,依法处理了。

社会文化足够宽容,大都能对粉丝心态表示理解,但这不代表认同“粉丝接机”,更不代表公共秩序应该为此让步。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粉丝群体,对此都应有明确认识。

【编辑:朱艳琳】

(作者:杨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