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不摘责任:红手印背后的武汉故事|武汉一周

长江日报记者华智超 刘功虎 郑汝可

72位村民在联名信上摁红手印,希望留下驻村扶贫干部。其中故事,经过长江日报连续报道传遍大江南北,热动网络上下。

青云村村民的联名信。记者胡冬冬 翻拍

青云村,是武汉市几百个贫困村中的一个;杜凡和付旭东,是武汉众多一线扶贫干部中的两位。这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武汉已基本实现整村脱贫出列,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从未止步。摘帽不摘责任,武汉决胜脱贫攻坚,更多精彩故事正在发生。

担心“人走之后又归零”?群众有不安,就打消他们的不安

站在青云村新修的石护栏旁边,扶贫干部杜凡、付旭东正在和村支书熊兵商讨下一步治理计划。记者胡冬冬 摄

这次青云村村民摁红手印挽留扶贫干部,起初无疑是出于某种担心,某种“不安全感”。

杜凡和付旭东驻村两年间,背靠组织支持,实际上已经让村湾大变样:荷包鼓了,村湾靓了,民风正了。让人们着急的直接原因,是扶贫干部帮助村里引进的产业项目才开始,火龙果大棚所需用地刚平整好,青云村需要他们。

村民深层的不安,是担心获得的一切重又“归零”,脱贫又返贫。在以往,在他处,这样的跌宕故事不是没有过。就在同一个区的木兰乡同兴集村,贫困村民李常学3年前建了个养殖场,收入看涨,就在准备大干一场时患了重病,不能再干重活,全家再陷贫困。

2018年7月20日,李常学第一次小面积(三分地)试种西瓜就获得丰收。 记者 郭良朔 摄

扶贫工作人员听说后,多次上门和他谈心,宽慰他,帮他借钱治病,联系合作医疗报销。慢慢的李常学重拾信心,承包下养殖场附近几块地,种瓜养虾,去年他家再次脱贫。

这是一段从脱贫到返贫再到脱贫的惊险历程。

2019年4月15日,杜凡在青云村方耀忠家中,杜凡为其一家三口申请上低保。记者胡冬冬 摄

人们有不安,就要消除他们的不安。这次面对青云村的联名信,有关部门迅速作出回应:武汉市公安局经过研究决定,让杜凡和付旭东继续扎根青云村。

故事不同,做法相似——走进村子里,走进人心里,贴近大地,以情换情,是武汉扶贫一线干部的常态。他们不摆“花架子”,不搞“花拳绣腿”,不做劳民伤财的事,给武汉乡村面貌带来巨大改观:

截至最近一次统计,武汉已基本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销号、贫困村脱贫出列。“农民变员工、农田变花园、农村变景区”,一幅幅生态文明、美丽富饶的新乡村画卷,在武汉大地蓬勃延展。

干部和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深知“造血”有多重要

建果园,事关重大。其重要性,不仅扶贫干部懂,村民同样懂。

以前青云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扶贫工作队来了之后,帮助集中流转土地,建起蔬菜配送基地,两个果园项目已基本落实,第一期50亩土地都平整好了,另外50亩果园也将建成。在这样的节骨眼上,驻村干部要“撤”,村民当然着急。

脱贫先造血,急群众所急,是武汉市扶贫干部的首要使命。

2017年2月6日,滕方远用卖猪赚来的钱,将厨房修缮得窗明几净。记者贾代腾飞 摄

蔡甸村民滕方远,2015年底被列为扶贫对象,一年后就彻底脱贫,现在日子过得很滋润,“政府也不再担心我”。他的秘密是“新法养猪”:养殖场内装监控,生猪但凡有什么异动,手机上随时能看到。他能掌握这么潮的设备和手段,就得益于各级政府的帮扶。

“刚开始要一点投入,一旦他上了手,就走通了一条硬路子。”扶贫干部如是说。

黄陂区农委给王雄送来了诱虫板和诱虫灯,并帮忙安装在他的茶树地里,为他消除了虫害的烦恼。图为2018年10月18日,王雄在茶树地里查看诱虫板是否需要更换。记者许魏巍 摄

另一位贫困户王雄,以前哪知道怎么种植茶叶,都是农业部门派来专家,教他安装灭虫板、诱虫灯,告诉他怎么使用,帮他消灭虫害。刚起步,好茶出来不知道卖往哪里,干部们又帮他找市场。

“技术门道、市场之路打通之后,他们慢慢就能独当一面,对扶贫干部的依赖就会越来越小。”

这次杜凡他们在青云村摸索的造血机制,听起来更具市场化色彩:果园项目由村集体投资10%,年底获得红利分配20%,其中10%进入村集体账户;投资方让出的10%作为干股,建立扶贫基金。

这样的机制,在武汉全市既新颖,又常规。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不久前表示,脱贫不能脱政策,要坚持队伍不撤、力度不减、政策不变,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指出,脱贫攻坚要讲质量,加强专项巡视整改,及早谋划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工作的衔接。

“送一程”与“回头看”,要的是让村民“翅膀长硬”

在扶贫干部驻村办公室,付旭东正在细看青云村扶贫作战图。记者胡冬冬 摄

杜凡和付旭东要走,理由其实也很“硬足”,因为青云村现在的一切看起来都很好:村里的池塘清了淤,修了护栏和生态绿道,装了太阳能路灯和监控探头,有了医务室、图书室和健身器材。即便他们担心的果园事业,有组织保障在,肯定也能顺利继续。

现在组织上决定两人留下继续干,无疑让青云村的故事更加美好。这一举措,也成了武汉按照中央精神,严格执行“扶上马、送一程”的生动写照。

2018年10月26日,邹树波在自家门前,将之后收获的黄豆铺开晒一晒。记者胡冬冬  摄

蔡甸村民邹树波,特别能体会“送一程”的重要性。他四年前得到扶贫工作人员的帮助,贷上了款,扩展了鱼塘,眼看就能过上好日子,却不料遭遇大洪水,鱼塘溃堤,鱼和虾都被冲走了。遭灾后,有关部门7次上门,帮他解燃眉之急。一年后他顺利脱贫,扶贫队继续关心他,又帮忙联系银行,把他5万元贷款的还款时间予以延长。

2016年10月16日,易有德还在外打工,父亲在家种植苗木。苗圃通往村口马路的碎石路已经修好,今后运送苗木就方便了。记者胡九思 摄

江夏村民易有德靠种植苗木脱贫摘帽。有一天工作人员“回头看”,他报告一个新情况:自家与苗圃之间没有路,没通水,苗木生长困难,运输更是吃力。干部把问题一一记下,又多次进山,协调村委会帮他家通上水和路。

“送一程”和“回头看”的好处很多,根本一条是让村民“翅膀长硬”,不再返贫。



青云村精准扶贫项目之一,用太阳能路灯点亮村路。记者胡冬冬 摄

现在,杜凡和付旭东留在了青云村。两年后,或者说若干年后,他们终究要离开这个村子,但是他们肯定会经常回头。那将不再是“程序动作”,而是他们的生命习惯。

确保脱贫不返贫,已被写进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今起,武汉脱贫攻坚战役踏上了新的征程,向着成效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现实考验、经得起群众认可的目标迈进。

戳这里看往期报道

【编辑:朱艳琳】

(作者:华智超 刘功虎 郑汝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