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大都市要管得住行道树的飞絮丨长江评论

飞飞絮,闻闻花,年年讨论年年论,这不是正常现象。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于泽

最近,武汉街头法桐掉毛和杨柳飘絮的问题,在市民中讨论热度很高,显见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小影响。

街头飞絮,在很多大城市都是困扰。北京街头一到暮春就白杨飞絮,是讨论了几十年的老话题。天津、太原、合肥等地杨柳飞雪更是年年都唱的四季歌。

武汉街头飞絮,历史也不短。过去“肇事者”是意杨,上世纪70年代,因生长快、高大荫浓,被大规模种植。不过,它的寿命只有30年,到世纪之交逐渐退出。如今飞絮的主力是法桐。法桐在武汉行道树中排名第二,在很多大路旁边,树龄五六十年,一人难以合抱。



柳絮纷飞。记者金振强 摄

法桐成为行道树主力,有因可循。武汉夏季炎热且时间长,所以选择行道树,要高大荫浓、耐修剪、抗污染虫害,法桐都是上优选择,但缺点是暮春有飞絮。

法桐飞絮是一种重要的城市致敏源,很多人常因此打喷嚏、流鼻涕、鼻子痒等,更严重的还会诱发鼻炎、小儿哮喘、过敏及各种皮肤疾病,因而是一个关系到市民健康的公共问题。

飞絮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时代不同了。过去,城市实力、财力、眼界和发展水平均有限,选择余地也不大,优先选择“实用性”可以理解。如今的武汉已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实力和财力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对城市发展的认知不同了。



资料图:武汉街头的石楠花“太有味道”

行道树飞絮,看起来是小事情,后面其实牵涉到城市规划建设决策如何更加科学、更加民主、更加人性化的问题。不光是飞絮,武汉人前段时间吐槽的石楠气味,都在提醒我们,城市治理决策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对人们“使用城市”多么重要。国外一些城市已经意识到花粉致敏植物带来的问题,禁止种植一些树种。我国一些省市也正在研发、推广无絮杨树。

飞絮、石楠花这些事,过去也许不是问题,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密度增大,也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提高,逐渐成为问题。可以预计,越往后,人们对城市细节的体验要求越高,对城市治理的水平要求也就越高。一座现代化都市,没有理由管不好行道树飞絮、景观花气味和下水道不畅。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是城市发展、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要求。尤其现代大都市,更要细致关切“用户体验”,用心提高“用户体验”。

飞飞絮,闻闻花,年年讨论年年论,这不是正常现象。不能要求市民忍耐忍耐就过了,它是城市治理水平的一级阶梯。这事儿虽不大,越是小事,越考验城市治理的态度和水平。武汉也好,北京也好,还有被植物伙伴们困扰的大都市们,都应越过这一阶梯,提升到更高的城市治理水平。

【编辑:符樱】

(作者:杨于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