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女生平安归来:我们有没有被“失联”的权利?丨长江评论

一个失联者能够平安归来,比其永远地消失要好上一万倍。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于泽

近日,媒体报道南航一名女大学生失联,引众人关注。到了7日晨7点,该女生已经返回学校,让父母和警方担心两天的心情总算落了地。

据南航这位女生事后透露,其失联原因系心情不佳打车外出散心,其后手机没电,在江心洲和青奥公园各停留一晚,并未受到任何非法侵害。

图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个女生与亲友失联,将很快引发亲友担忧,并触发社会安全机制。南航女生的家人很快就发布寻人启事,并向当地警方报警,而警方也展开相应调查。而公众获悉后不只是围观,很多人担忧与焦虑。

但这样一位心绪不佳的女学生最终能够平安归来,应当为她感到庆幸。想一想,一个女生独自坐车到长江江心洲,又在附近孤身停留两晚,其内心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风雨,我们不妨将心比心。她能够渡过精神上的难关,回到亲友身边,难道不是我们期待的结果吗?

在这件事背后,是一个人有没有与亲友、与社会失联的权利?在今天这个信息与互联网社会,每个人被纳入一个虚似网络中,必须以某种方式比如接听电话、回复短信和微信等,显示自己的存在。这个世界的确有很多人,在心绪不佳的时候渴望暂时脱离与其他人的联系,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享受孤独、安静与散漫。这是一种心理需求。

但的确存在悖论:一是如果这个人无预警失联,将会触发家庭与公共安全机制,大家的关切与寻找也是理所当然的;二是如果是失联前告知,因为这个人情绪波动,亲友和公共机构仍然会予关切,但这又使这个人享受孤独与安静成为不可能。前一种情况还会造成“浪费表情”。

这一悖论几乎无解,只能和解,一方面人们有权“一个人呆着”“享受孤独”,另一方面人们也有权利和义务寻找失联者。人的本质是“社会动物”,人无往而不在与亲友和社会的关系网络中。人与社会公众永远处于互动中,在这种框架下,人与公众最需要的是相互理解。特别是社会公众要尊重少数人偶尔失联的权利。

一个失联者能够平安归来,比其永远地消失要好上一万倍。他或她的失联使我们担忧和焦虑,显示出同情心与爱心;当他或她平安归来,这种爱心转变成不满甚至愤怒其实是一个误区,难道要他或她永远消失才不负公众“围观”吗?警方调查也理所当然,芸芸众生中突然失联者有几人?这种调查不正表明社会是一个共同体吗?

【编辑:符樱】

(作者:杨于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