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17岁加入学生军,桂东北打游击抗日,在武汉度过了21年难忘岁月

黄嘉小传

黄嘉(1921-2018),广西桂林市荔浦县人。1938年4月,还是学生的黄嘉在桂林高中成为一名秘密共产党员,同年加入广西学生军。1944年,黄嘉在桂东北沦陷区参与创建桂东北人民抗日游击纵队临阳联队,开展游击战争。曾遭受国民党顽固派逮捕两次。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龙州地委第二书记。

1954年,黄嘉来到武汉,曾任武昌车辆厂厂长、武汉鼓风机厂副厂长、武汉市无线电仪表局局长等职。1973年至1975年间,黄嘉任长江日报社社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

1976年黄嘉回到广西,曾任广西自治区经委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是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七届人大党组副书记。

黄嘉先生(右三)在广西期间的工作照片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翻拍

17岁就加入学生军,在桂东北领导过抗日游击战,在武汉工作、生活了20多年。5月9日,长江日报记者前往广西南宁,寻访到长江日报社前党委书记、社长黄嘉的家人。

黄嘉的妻子容沙已年过九旬。5个儿子最大的67岁,最小的63岁。老幺黄可方言语中,还能听出明显的武汉口音。

黄嘉的这张家庭合影,是1965年2月2日在汉口拍摄的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翻拍

17岁成为秘密党员,加入了学生军

“我们是广西青年学生军,我们是铁打的一群,在伟大的时代里负起伟大的使命。我们抱定勇敢、坚强、战斗、牺牲的精神;我们要和前线战士、全国同胞誓死战胜我们的敌人!”这段歌词出自黄嘉青年时期爱唱的《广西学生军军歌》。

黄嘉撰写的《激情岁月》(2007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书显示,1938年11月,日本侵略者在夺取广州、武汉后,战火直逼广西。广西当局第三次组织学生军,全军共4269人,编为3个团。黄嘉当时在桂林高中读书,既是学生,也是一名秘密共产党员。他和十几名学生党员响应组织提出的“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时刻准备武装上前线”的号召,根据组织安排,成为广西学生军第一团的一员。经过2个月军事训练后,黄嘉所在的第一团到桂林市平乐县进行抗日救亡活动,通过画漫画、出版墙报、张贴标语、演出戏剧、教唱歌曲等多种形式动员群众,并配合各地军队做好交通运输、战地服务等。

1939年11月15日,日军在我国南海北部湾龙门港登陆,侵占钦州、防城,24日占领南宁;12月4日侵占昆仑关。此时在桂林、贺州发动群众的广西学生军第一团,接到消息后被紧急调往桂南参战。黄嘉在回忆录中写道,日军在宾阳持续不断轰炸和扫射,给抗日军队和群众造成极大的伤亡与损失,学生军在战地四处奔走,发动群众挖防空洞,“特别是在公路、村庄、圩场周边挖好防空洞,敌机一来,大家可以就近躲避。”为使群众恢复生产秩序,解决部队的军需品供给,学生军发动群众组建了临时贸易市场;组织上百人的运输队,将军需品送往前线,将伤员运回来治疗。

学生军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配合日本反战同盟进行战地宣传。在昆仑关战役中,他们和日本反战同盟成员在此起彼伏的枪炮声、爆炸声中,在离火线数百米的昆仑关山头向日军进行反战宣传。

1940年5月14日的《大公报》刊发了《桂南会战的学生军》一文,盛赞广西学生军。文章中写道:“广西学生军是广西战场上最重要的一员,不论在前线,不论在后方,敌战区的两侧,游击区的四方,都有他们的足迹。”“他们运用他们的智慧,灌输士兵以爱国家、爱民族的思想”,他们被称为“兵王”,是“铁打的一群”。

指导员仅18岁,带领学生军精诚团结

据《广西地方志》等史料记载,黄嘉在加入学生军后被分到第一团第一大队第三中队任指导员,1939年2月他所属的中队120多人被分配到了蒙山。

当时,国民党当局也派了教官和托派分子打入学生军中。他们挑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团结抗日统一战线,反对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在学生军中散布反共思潮。

黄嘉知道,要把这支队伍培养成党的抗日队伍,必须组织学生军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针锋相对地斗争。到蒙山之后,黄嘉一方面在学生军中设立抗日救亡文化室,陈列列宁和毛泽东的书刊如《国家与革命》《论持久战》《论新阶段》《解放》和《群众》等,给学生阅读,以革命的理论挫败国民党的错误政治理论;一方面,他与进步青年们分别和学生谈心,宣传革命道理,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学生军深入群众,走家串户,在各村举办识字班、读书会、报告会、座谈会,揭露日军在沧陷区的暴行,痛诉沦陷区人民的深重灾难;学生军中组织了歌咏队、宣传队,教唱抗日歌曲,出演抗日话剧,激发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潮,把大多数的学生军团结在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周围,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学生军中的影响,一些托派分子受到孤立,只得逃离学生军。

由于黄嘉在学生军中的出色工作表现,1939年10月,省工委提前把他调离学生军,到桂柳区党委任组织部干事,而后任桂林市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等职。黄嘉调离学生军后,仍继续关注、支持学生军的精诚团结工作,他曾为蒙山学生军开办通讯站时写了一副对联:“想当年,露宿风餐,执笔挥戈摧敌阵;愿此后,互规共勉,精诚团结挽狂澜。”

组织抗联游击漓江,掐断日军水路动脉

1944年7月,日军企图打通由中国东北直至越南的大陆交通线,发动豫、湘、桂战役。同年8月,在攻陷长沙、衡阳后,日军先头部队兵分两路向广西进逼,沿湘桂铁路一路侵入龙虎关内的恭城。11月1日,阳朔城破。11月10日,桂林陷落。

面对国土沦丧、同胞遭殃,危亡时刻,中共广西省工委决定立即在沦陷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随即任命当时名叫“黄友平”的黄嘉为中共桂东北特派员,在阳朔县大源乡太庙创建桂东北人民抗日游击纵队临阳联队,部队从150多人壮大到350多人。

“日本侵略者为调集它的兵力、军火和粮食,陆路依靠湘桂路和桂柳路,水路就是漓江,这里可从桂林直通梧州乃至广州。我们临阳联队紧紧抓住漓江这条大动脉,打击日军的船队。不论白天黑夜,只要发现有船过来我们就打!”黄嘉曾对家人讲述,临阳联队在漓江两岸的灵川、临桂、阳朔、荔浦、平乐、恭城等县,或单边伏击,或两岸夹击,与日军直接作战9次,击沉、击溃多艘日军物资运输船。

同时,游击队还进行反“扫荡”,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1945年2月下旬一天,日本侵略军200多人到兴坪乡渔村扫荡。临阳联队获悉情报后,决定在渔村后山白头岩等制高点进行反扫荡,击沉敌船一艘,击毙敌军16人。自此以后,日军再未到渔村扫荡过。

在抗日战争中,黄嘉领导的这支“小米加步枪”的临阳联队,英勇抗击拥有现代武装、人数为20倍的日本侵略者,袭击敌人10余次,成为临桂、灵川、阳朔、荔浦、平乐等桂东北地区人民的守护者,先后击溃敌运输船队4支,击沉敌船6艘,击毙日军80余人,缴获粮食50余万斤以及大批战利品。

五子均在武汉长大

每天读《长江日报》

次子黄可阳(左一)夫人容沙(中间) 黄可方(老五)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黄嘉的妻子容沙已年过九旬。夫妻二人共育有5个儿子,其中长子黄可苏今年67岁,最小儿子黄可方今年63岁。长江日报记者在黄嘉家中采访时发现,黄可方言语中能听出明显的武汉口音。

据黄嘉的二儿子黄可阳回忆,1954年黄嘉调任武汉,黄可方等三兄弟就生于武汉,“实际上我们五兄弟的成长经历主要就是在武汉。”黄可阳还记得,他的高中时光是在武汉八中度过的。他笑着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印象中父亲无论是当厂长在厂里还是回到家里,很喜欢强调的就是‘每天都要读《长江日报》,关心、学习方针政策’。”

随着黄嘉调回广西工作,5个孩子也陆续回到广西,但时间没有冲淡他们在武汉生活20多年的印记。多年来,一家人几次回武汉游历、探亲。说起武汉话来仍很顺畅。得知记者来意后,黄可阳、黄可方用武汉话说:“祝贺《长江日报》70周年生日快乐!”(长江日报记者邓小龙)

【编辑:叶子】

(作者:邓小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