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武汉进入集中发力期

稳住经济基本盘 严控金融风险

4月18日,中国信科武汉虹信公司,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在运转,生产线只需一名技术人员操作。记者高勇 摄

长江日报5月27日讯  武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决策,全面落实“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在防范化解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党建领域重大风险过程中,破浪前进,促使制造业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新作用,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

┃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

围绕“芯”产业集群

集中攻克“卡脖子”技术

着力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光谷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坚决把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年年初,光谷绘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光谷要在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承担首要之责、建设首创之园、打造首善之区,要主动担当,科学谋划安排,围绕“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愿景,高起点加快规划建设,高效率推进要素集聚,着力打造高端人才、高端产业汇聚的创新发展核心承载区,全力争创国家实验室,加快引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首批科研基地落地开工。要加快推进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以及国家信息光电子、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国家先进存储产业三大创新中心建设,积极申报筹建国家生物诊疗、国家新型显示产业、国家半导体三维集成创新中心。

东湖高新区主要负责人介绍,要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就必须围绕“芯”产业集群,集中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核心技术攻关,光谷将当仁不让担起“主攻手”职责,强力推进国之重器核心技术攻关,通过3年努力,光谷科技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0%,万人拥有发明专利超过200件,争取在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丁鹏)

建设国家科技高地

核心枝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去年6月,坐落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精密重力测量大楼及山洞实验室开工建设。此举标志着湖北省、武汉市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体系迈出坚实的一步。目前,这一项目进展顺利。

市科技局表示,将“命门”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突破关键瓶颈和核心技术,把科技创新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我们的底气才会越来越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关键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原始创新能力的标志。因此,我市近年来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为龙头,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在全方位推进自主创新、改革创新、开放创新,加快形成区域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建设国家科技高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2018年,我市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和科学中心建设加速推进。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已上报国家发改委。获批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增至3个。建设和完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大科学装置,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发力。全年组织了216场大中小型成果转化专场对接活动,签约项目1072项,签约金额371.38亿元。“院士经济”开局破题,37位院士的4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93.21亿元。新认定高企1366家,净增高企709家,总数达到3536家,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创新载体建设全面加强。重点新建了中科医疗、高德微机电两家工研院。获批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

(长江日报记者陈诚)

4月20日,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第二工厂汽车生产线上,技术人员对车辆进行品质检测   记者高勇 摄


┃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

武汉稳住经济基本盘

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当前,武汉市按照全省“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武汉“心”引擎动力强劲,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9110.05亿元,增长8.1%;武汉GDP3357.48亿元,增长8.4%,增速连续6个季度领跑全省。

武汉承担起培育国之重器的“芯”产业集群的重任。市发改委表示,截至一季度,国家存储器基地加速建设,完成投资10.3亿元。

以四大国家产业基地为依托,武汉加快十大重点产业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体系。市发改委介绍,截至一季度,国家网安基地培训区一期已封顶,展示中心主体结构完工;年内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将具备测试车辆上路运行条件;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总装总调中心、航天科工等项目持续推进。另外,着力打造国家大健康产业基地,世界大健康博览会70个签约项目投资金额1323.2亿元。

今年以来,武汉“芯”动能强劲,光传输容量再达国际先进水平,世界最大低温多晶硅单体工厂即将建成。一批“百亿工地”进入建设冲刺阶段,华星光电手机柔性折叠屏生产线今年投产,腾龙光谷数据中心年内交付4000个机柜,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确保年底投产,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武汉高质量发展增添“芯”动能。

武汉市经信局表示,正在认真领会党中央推动中部崛起的有关精神,以省委省政府“一芯两带三区”区域的发展战略为指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布局,按照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稳住经济基本盘,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目前,武汉已启动规模空前的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全国知名的智能化改造诊断机构为200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免费咨询诊断服务,鼓励企业进行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改造,这将明显提升我市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使我市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做强做大新兴产业,优化制造业发展空间布局,着力建设五大“新基地”, 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武汉相继获批建设存储器、商业航天、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四大国家基地,和正在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建设。将以五大新基地为依托,打造芯片、航天、网络安全、下一代汽车、大健康等五大产业生态圈层。以汽车及零部件、信息技术制造、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环保、钢铁及深加工六大千亿支柱产业为基础,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目前,我市重点培育的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市已有信息光电子、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并进入实质化运营,在硅光收发芯片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 贺亮 通讯员武经宣)

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

形势总体可控

2018年初至今年4月底,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武汉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市范围开展了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行动,充分发挥网格员贴近居民的优势,在城市社区、农村村庄着力开展“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共完成上门入户宣传234.4万余户、覆盖561.7万余人次,发放处非宣传册折页等233.8万余张、宣传小礼品2.79万余份,张贴海报4.6万余张。同时引入市司法局社区法律顾问力量,覆盖全市1400余个社区(村屯)共举办处非公益讲座1.26万余场,掀起了一轮处非宣传高潮。

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形势总体可控,但防范化解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各区、各部门联动联合,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宣传教育活动则是一项基础性、预防性、主动性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有助于将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防控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遏制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的蔓延,有助于加快化解非法集资新增案件风险,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非法集资现有存案风险,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全年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继续在巩固好的宣传经验做法上下功夫,不断加大全渠道媒体投放力度,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买者自负”和“风险自担”意识,从源头上化解相关风险。继续在推进非法集资案件“双降”工作上下功夫,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程序,以更大的努力、更强的措施、更大的决心,依法推进非法集资风险处置工作,进一步加强防范、控制增量,加快处理、消化存量。(长江日报记者梅丹)

┃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

扫黑除恶 连创3个“全国第一”

2018年初,全国启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以来,武汉市重拳打击黑恶势力,创下3个全国第一,获得中央督导组高度认可。

去年8月28日全国公安机关扫黑除恶推进会上,武汉市作为全国两个城市之一交流了经验。去年10月16日至17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在湖北武汉召开。

武汉市公安局在全国首创智能化扫黑系统,审结全国危害长江流域环境资源保护涉黑案,办下全国首例非法房产中介涉黑案。

去年9月中央督导组来汉督导后,针对黑恶势力公司化、隐蔽化特点,行业主管部门仅提供1条涉黑恶线索局面,武汉市从改善营商环境入手,一方面加强综合治理,强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日常监管职能,针对生态环境、房屋中介、工程建设、涉众金融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易滋生黑恶势力的行业、领域“黑名单”制度,从源头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另一方面引导行业主管部门转变理念,加强涉黑恶线索摸排力度,形成扫黑除恶齐抓共管强大合力。

截至4月18日,武汉市共侦办涉黑案件16起,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28个、涉恶犯罪团伙394个。审理判决45件281人,查处涉黑涉恶、失职失责和“保护伞”问题79件132人。2018年侦办涉黑涉恶案件数据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

目前,武汉市各部门通过积极发动逐级摸排,密切关注日常投诉举报等方式,摸排涉黑恶线索148条,并已按规定移交公安、纪检部门核查处理。(长江日报记者舒翔宇)

武汉装“智能大脑”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百万摄像头织就城市“天眼”,智慧小区实现立体防控,手机微信里“武汉微邻里”诉求一键解决。武汉市为社会综合治理装配“智能大脑”,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2018年初,武汉市委政法委以微信客户端为基础开发“武汉微邻里”系统,以网格为单位建群,居民线上反映诉求,网格员秒接速办,后台分类办理,多个职能部门进驻,实时反馈处理进度,办结后居民还可评价。截至4月2日,“武汉微邻里”已覆盖全市974个社区,服务182万余人,全市共收集并解决群众诉求39897件,有效办结率95.65%。

武汉市2017年在全国率先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探索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网上枫桥经验”新路子,被人民日报誉为“24小时不下班的信访局”。

武汉市还大力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目前已建成的116个小区基本实现零发案;全市刑事警情连续4年下降,2018年全市现发命案、枪案、抢劫案全部告破。2019年,武汉将在全市再建400个“智慧平安小区”。

在打造全市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同时,武汉市整合公共法律服务的实体、12348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资源等业务数据,精准捕捉社情民意,科学服务政府决策。

智能提速的同时,武汉市还大力开展市区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行动,“万名警察进社区”“千名律师进社区”,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帮助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创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武汉实践。

(长江日报记者舒翔宇)

【编辑:彭向东】



(作者:李佳 陈诚 马振华 贺亮 梅丹 舒翔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