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思想没有“断裂”传统

采访嘉宾: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

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是“打倒孔家店”,但一直以来,不少观点认为五四运动是全盘否定传统,导致“全盘西化”思潮,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断层”。

为了廓清五四运动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我们采访了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

五四运动的根源是爱国救亡,外来思想只能算辅助

五四前后,中国知识界大量译介外来思想,革新旧观念、旧传统,是否可以认为,五四运动是外来思想影响下爆发的一场运动?

马敏:分析五四运动,应该放到整个近代史的脉络里去理解。五四运动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经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救亡运动后,一次民众和知识分子全面觉醒的高峰。

比如,地主阶级的革新派发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经过甲午海战后所签订的马关条约,以及八国联军之役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等,中国的民族救亡意识全面高涨,至1919年初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拟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更是激起全国民众对丧权辱国的公愤,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前提。民族救亡意识和爱国思想的空前兴起才是五四运动的根源,外来思想影响只能算作辅助。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有着怎样的意义?

马敏: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转折点,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社会进步”。

就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举例。五四运动后,中国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否定封建主义的同时,开始转向社会主义。五四前,中国人了解马克思及其学说,主要是通过留学生的译品,五四运动后,渠道大开,从1919年到1923年底,国内报刊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就超过了300篇,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还很好地与中国文化、中国实践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这对中国发展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人以现代眼光“重估”传统

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全盘西化”,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地调适。五四运动作为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对传统文化带来怎样新的认识?

马敏:五四运动往往和启蒙连在一起,而提到启蒙,就会联系到“反传统”。但其实,启蒙和传统并不是二元对立的。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旧道德、旧礼教的抨击,确实是主流。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的重创,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西方思想也不再那么盲目崇拜。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对西方学说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他们认识到,西方的很多思想并不能解决中国问题,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逐渐趋向于客观。

“传统”总是让人理解为“过去”,甚至“守旧”,传统士大夫总是认为上古时代才是黄金时代。如何把传统文化与新思想联系在一起?

一个民族的现代文化不可能凭空产生,只可能从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

有一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层”,对此您怎么看?

马敏:五四运动虽然洋溢着批判传统的风气,但并不能说五四运动“断裂”了传统。像胡适、陈独秀这批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们都有着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他们虽然“反传统”,但是,又被传统的教育影响着思维。传统有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一个民族的现代文化,也只可能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而不可能凭空产生。

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自己的文化背景,正如历史本身也无法完全割裂一样。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既然有着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就注定五四运动不可能完全地“断裂”传统。因此,并不能说五四的新思想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五四思想与传统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更大程度上,五四思想是对传统的转化和“活用”,是传统文化的“再生”。

五四运动对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传播,是凭空而来的吗?传统文化对新思想传播起到了怎样的功用?

马敏:五四运动的价值取向是反传统,这一点并不否认。但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看,五四运动的诞生,虽然受到了西方进化论、公理、理性等思想的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中国人文传统内部演变的结果。

比如说“德先生”,也就是民主,我们一直认为“德先生”是外来思想,其实未必。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民本观,是儒家学说的精华,也是中国古代的优良文化传统。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使先秦儒家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同时也构成中国古代民本主义的理论基础。五四期间,中国的知识分子推崇“德先生”,这个精神根源,也是儒家文化中,以人为本、以民为本、重视民生思想的传承。

不读懂自己的文化,就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更谈不上解决

五四运动对旧道德、旧礼教的反对采取了一种激进方式,怎么看待这种激进方式?

马敏: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直处在落后挨打的状态,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社会各界都在救亡图存,但是,屡遭失败。

民国建立以后,守旧势力却尊孔读经,煽起了一股又一股复古风潮。他们在政治上公开反对共和,认为民主体制不适用于中国,一切灾祸混乱都来源于君主制的倾覆。

在这种情形下,当时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一些过激情绪,对传统文化激进地反对,也是可以理解的。

马敏: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儒学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时段都有所不同。

在经过初期的狂热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尝试着努力开辟新局面,即既包含民主与科学,又不放弃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有意义的理念,将二者完美结合。

比如,蔡元培提出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观点,胡适提出过“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创文明”的方针。在“整理国故”的过程中,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办法,创造出中华民族自己的现代文明。

发展传统文化,也是思想启蒙的一种形式。确切地说,五四运动“批孔”,批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教条,批的是僵化、保守、腐朽的思想。五四运动扬弃了传统文化中一些已不合时宜的东西,但同时,对于真正有价值的思想,比如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进取精神、仁爱精神等,还是保留了下来,并且试图从中找到救亡的办法,把中国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之后又为什么会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马敏:直接原因是因为西方的思想确实难以在中国落地生根,尤其在一战以后,欧洲也陷入了迷茫,这也让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再盲从西方文化。

深层原因是,“离异”与“回归”是人类文化史上经常交替出现或相互伴生的两种趋向。

由于强弱贫富差距悬殊,在一开始,东方国家确实很容易产生民族自卑感,产生全盘西化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但当真的需要开创新制度时,思想往往就会向传统文化回归,因为不读懂自己的文化,就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更谈不上解决。从这种角度看,即使没有一战的挫败,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思想也会回归。

回归,主要表现为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本民族的主体意识。之所以救亡图存,就是因为民族意识觉醒,而在民族意识之下,自然也会担心独立的民族精神的丧失,会防止被西方文化完全征服。毕竟,提升自己并不意味着变成别人。

但是,由于旧传统年深日久、盘根错节、惰性太大,新的社会力量在有限的离异后,很容易经由回归走向复旧。如同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所指出,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离异与回归都要适度,即“离异”不可无根,“回归”不可返古。

长江日报记者 李尔静

(作者:李尔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