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吧,打不死的“小强”!中职师生发明智能装置“快准狠”捕蟑螂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18日讯 人类与“小强”的战斗旷日持久,化学制剂捕蟑螂又对人体危害很大——6月18日下午,武汉市工业科技学校师生发布的科技成果“电动翻板式捕蟑螂装置”引起极大关注,该装置用物理手段“快准狠”诱捕“小强”,受到专家高度称赞。

学生汪宸亮介绍“电动翻板式捕蟑螂装置”。长江日报记者郭丽霞 摄

长江日报记者在该校2019成果发布与转化暨签约仪式上了解到,这个“小强收割机”是由主机、诱导盒、收集盒等部件组成,使用时可在诱导盒内放入蟑螂最喜欢的红糖水,红外感应器感应到蟑螂以后,将信息传递给芯片,电动装置迅速翻转120度,将蟑螂“甩”进收集盒,收集盒里的低粘度润滑油可保证蟑螂无法爬出。

该校3d打印专业学生、学校科技团队成员汪宸亮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一科技成果是科技团队4名学生在技术顾问、武钢“发明大王”刘幼生和学校科技老师贺玲的指导下,经过设计、反复实验并最终形成模型的,已经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受理。该装置针对人类与“小强”多年战斗的生活中痛点,利用传感、3d打印、机电等技术,完全使用物理手段消灭蟑螂,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利润高,投资风险小,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环境。

活动现场,师生们还发布了多项科技成果:运用扫地机器人原理制作的遥控电动剪草车、可以不借助圆规画出任何角度的电子角度尺、通过电机带动刷盘快速旋转实现无尘的负压式黑板擦……中职生发明的这些“黑科技”令人大开眼界。武汉市工业科技学校与中质先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就成果转化签约。

武汉市工业科技学校现场与企业签约成果转化。长江日报记者郭丽霞 摄

武汉市发明协会会长晏文临评价,孩子们的科技创新作品虽然还有值得改进之处,但这些脑洞大开的科技成果体现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就是未来的“大国工匠”。

“培养大国工匠,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始。”武汉市工业科技学校校长李巍表示,学校师生的这些科技成果是在准备首届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意大赛的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学校请来刘幼生担任技术顾问,组建了学校的创新团队,师生共同将科技创意变成了好的作品。本次活动旨在借助企业产品开发优势实现师生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学校机电等优势专业更深层次的发展。(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黄修杰 徐辉)

【编辑:】

(作者:郭丽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