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长假这场雨,不再是一场突袭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中秋小长假第一天,手机就被“强对流天气”预报信息刷屏。

不要小看这些预报信息,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预警信息全覆盖”意味着,一千多万人在收到预报后,会合理安排个人出行,减少突发险情发生。小小的预报信息背后,也意味着一座城市的应急系统随之启动。相信在万家团圆的中秋长假第一夜,将有无数工作人员长夜不眠,坚守岗位。

近些年来,突如其来的“大雨”成为各大城市治理水平的试金石。

19日晚7点,在汉口三阳路江滩,市民冒雨赶路。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最近长江日报报道了蔡甸区清水入江工程的建设进度,通过雨污分流改造、城区周边湖泊综合治理,该地区排水吸水能力大大提高,城区污水、雨后道路和小区积水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这个工程有一个很人情味的说法——城市不讨厌下雨,我们只是送“积水”回家。

蔡甸区的雨污分流,是武汉“治水”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武汉市不断增建污水处理系统、启动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海绵城市等,这些城市工程,就像在疏通“城市血管”,一旦暴雨来临,“血管”越通畅,积水排出体外的速度就会越快。在2020年严重的“外洪内涝”考验下,包括这些治水工程在内,武汉显示了强大的城市韧性。

武汉是一座伴水而生的城市。“治水”背后,最重要的是观念的变化——城市不只是生活和生产的盛放之地,还是一个“有机生命体”。生命,就是说城市和人一样,有血管经脉、肌肉骨骼,能呼吸吐纳、新陈代谢;而“有机”,则是城市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协调、各有分工,最终达成不可分的统一性。治水的根本逻辑,是在帮助城市“呼吸”和“代谢”,而城市不只需要治水,还需要生态、生活、生产的有机统一。只有尊重城市的生命规律,进行全周期管理,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如此来看,大雨来临时,就是城市素质和能力的一场考试。一考临时应急反应,比如预警与应对;二考长期锻炼后的“城市体质”,比如排水能力与速度;三考城市韧性与治理水平,比如生态“肌理”的亲和力、交通“血管”的通畅度、基层细胞的“活力”,突发情况与城市正常运转之间的统筹能力等。

从这几年武汉应对大雨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城市肌体,正在越来越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像中秋小长假这场雨,不再是一场突袭,而成为城市的“中秋来客”。

(图片制作|张莉)

【编辑:邓腊秀】

(作者:鲁珊 詹松 张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