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精“城”所至——今夜,武汉为70名“城市追梦人”点亮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2019年,新中国70华诞,军运盛会成功举办。武汉坚持办赛事与建城市相结合,为城市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发生巨大变化,市民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显著提升。

城市蝶变背后,一批又一批平凡而又伟大的城市建设者、运营者和管理者以“城市追梦人”的热情,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逐梦奔跑,一座更加精致的城市挺立于两江四岸。

精益求精,精“城”所至。

今天,70名“城市追梦人”经长江日报历时四个月的寻访与报道后集体亮相。

今夜,城市向他们致敬,两江四岸等地百幢建筑为他们点亮。

历时4个月的特别寻访

只为致敬“城市追梦人”

今年9月起,在市重点办等单位的支持下,长江日报发起寻找70位“城市追梦人”大型寻访活动,一批深耕基层、怀揣梦想与激情的“追梦人”走入镜头,他们的故事被发掘、记录。

寻访活动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和数十家在汉建设企业的热烈响应和支持。记者深入到地铁工地、杨泗港长江大桥、光谷大道、长江主轴左右岸大道、军运会场馆、水环境治理、“四水共治”、环境监测、园林绿化提升等一批重点工程现场,见证一线建设者挥洒汗水、付出智慧、运用匠心雕琢城市之美。

为了记录这群精益求精的追梦人,我们在在建或完工的工程现场,为他们拍摄大片、留下影像,听他们分享人生精彩和逐梦历程。

讲述他们的“平凡故事”

带市民走进城市蝶变第一现场

从9月至12月,长江日报先后派出10余路记者,对70名城市一线的建设者、运营者、管理者进行走访,将镜头和笔墨对准他们,一个个平凡而打动人心的故事汩汩而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追梦人出现在面前。

他们精益求精,用执着诠释工匠精神——

参与光谷大道项目建设的陈荣金花1年时间,对地下10余种管线“穿针引线”;桥梁建设者罗瑞华潜心研究,将杨泗港长江大桥伸缩缝精确到毫米级;投身长江主轴右岸大道项目建设的李欣,小到一个井盖都“精抠细琢”。

他们坚定执着,困难与危险面前从不退缩——

打击非法采砂危险重重,全省唯一女执法员李永桃漂泊江面15载,20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有冲劲的“杨门女将”杨清梅,穿套鞋泥地跋涉敲定匝道开口处,畅通光谷网球中心周边交通;为得到可靠监测数据,环境监测人姚智兵手拎20公斤仪器爬上60米高烟囱。

他们脚踏实地,追光而行,将武汉变为一座人人向往的梦想之城——

指挥沥青摊铺踩坏好几双鞋子的艾诗明常年在“路”上,他希望女儿能来走一走他建的路,这样就会更懂他;项目经理袁哲已在北湖污水处理厂工地坚守了1000多个日夜,他只有一个愿望,让大东湖生态水网更清澈。

两江四岸灯火璀璨

这座城向他们致敬

每一位追梦人的故事,细细读来,都蕴含着平凡而打动人心的力量,这股力量已烙印城市年轮,融入城市的奔腾步伐。

今夜,就让城市为他们点亮!两江四岸,华灯璀璨,70位追梦人的姓名、笑脸将在光影交错间被城市凝望。

如果你今夜恰好站在南岸嘴江滩公园、汉口江滩三阳广场、武昌江滩,请抬头凝望,今夜,武汉万达中心、绿地中心、天悦外滩中心、龟山电视塔等多幢高楼地标上滚动着70位追梦人的影像,还有“点亮城市追梦人”的字样。

一座城,用这种最特别的方式向一群普通的建设者、奋斗者致敬!

不一样的故事  一样的工匠情怀

罗瑞华:这位项目经理拍板,杨泗港大桥必须用上中国制造钢丝

张灿军:他把青春献给武汉,带领团队高质量建成武汉光谷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

陈荣金:他花一年时间对光谷大道地下10余种管线“穿针引线”

陆文亮:一个月内完成3000多吨跨路口钢箱梁,保质保量建百年大道

夏志煌:在项目中练就协调高手,他攻坚时刻从未缺席

程小亮:打造光谷大道百年工程,他连雕花站石都考虑到

刘宇闻:团队协作攻坚克难,7个月研究出光谷立交全互通方案

万家恺:独力攻克钢箱梁设计技术规范,设计考虑到桥梁每一个细节

程璐:一点隐患都不放过,他每天在光谷大道来回巡查一二十公里

仰星:每天对资金数据精打细算,他成为独当一面的工程造价高手

陈勇:提升整治沿江大道,他沿路细查“揪问题”

吴斌:规划大东湖深隧工程,确定4座污水处理厂“四厂合一”方案

艾诗明:一天跑七八个工地协调指挥

江诚:让月亮湾城市阳台成为住建部推行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点

肖毅:在江上指挥通宵调试灯具角度,他是桥梁“美化师”

甘燕华:他在工地上住了一年,让黄家湖大道与三环交会节点区域环境大变样

娄璘:一头钻进光谷中心城超级地下空间,他与团队挑战不可能

邓雄兵:武大体育馆地板基层平整度误差控制,创造新精度

蔡焕:街道口闹市建地铁,他“穿针引线”组织数十种管线迁改

郭川:协调商业地产项目,为达到完美效果,他和团队奋战了三个月

涂洪波:参与武汉近百住宅小区建设,质量贯穿始终

陈涛:助力“63岁”武汉体育馆重焕青春

李力:精心改造海光水榭,工地女汉子爬上脚手架实测实量

李欣:长江主轴右岸大道小到一个井盖一块铺装都“精抠细琢”

魏庆东:将铁马赛道工程施工平整度、坡度误差精确到毫米级

周瑞峰:“静悄悄”施工不扰民,提出“拼积木”方式解决立交桥墩安装难题

向军:每天三万步,武汉体育中心“一场两馆”每个角落了然于心

任立亮:对军运会11条配套道路高标准改造,砖缝不超过2毫米

严沧海:不到两个月完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项目5条道路整治

武艳红:项目“大管家”精打巧算节省数千万

李勇:在后官湖“拓荒”,绿道花开不败

吴宗超:紧盯安全文明施工不放松,十个月只回一次家创“纱帽速度”

杨清梅:雨天泥地踏勘找出匝道最佳开口,她提出的方案节约4公里绕行路程

钟毅:光谷路网开工前的“急先锋”,为项目尽快上马跑出“加速度”

段阳:为光谷有轨电车项目签了350多份合同,一句一字反复推敲

陈世文:因外公一句“架桥修路,积善之举”投身建筑行业,10年来,他与这座城共成长。

陶加栋:排查安全隐患,他在光谷有轨电车线上巡检无数遍

李家蓉:挨家挨户拜访,协调好关山大道沿线管线迁改

李良:用超过46种乡土植物,将光谷有轨电车沿线打造成城市风景线

张杰:主攻沥青路面精细化处理,带领团队拿下中国市政维修养护最高奖

李晶晶:超越国标,他将防沉降井盖维修精度控制在3毫米以内

姚智兵:监测工业企业排污数据,推动企业守法达标排放

胡柯:2个月牵头建成114个空气监测站,打造覆盖三镇空气监测网

侯帮磊:走遍全市水质监测点,为湖泊“问诊看病”

黄振:紧盯全市35个自动水质监测站数据变化,为科学治水提供依据

沈龙娇:她是空气质量监测“百事通”

郁佳:万千数据中找规律,做最精准的空气质量预报员

姜琦:融汇中西环保治理特长,打造国际化生产企业“治污管家”

石芳:心暖腿勤,跑遍2400多家单位和门店,打造“门前三包”示范路

冯文琦:攻克虎泉街51号混错接点,以钉钉子精神为污水管网找到出路

刘得祥:江汉排水管网“活地图”

李永桃:船阵中“揪”出长江干流第一艘万吨级隐形泵

罗俊杰:后湖排水站“泵站硬汉”,坚守排涝最前沿

昝玉红:脑里装有“计算器”,让武汉数百“四水共治”项目各就各位

王琼:严守宗关水厂制水检测关,让放心水流入千家万户

冷竞伟:解决每一个用户诉求,挨家挨户实地检测,做到“不留回头客”

秦天:医师转行把关排水,成了污水水质专家

张杰:水环境处置抢险师,甘当水质提标幕后功臣

袁哲:沉着应对沉井涌水险情,确保北湖污水处理厂施工安全

康海钧:长江之上,让《知音号》成为文旅标杆

郭学文:“东湖号”船长,把船舶驾驶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

罗浩:两江四岸“亮化”幕后耕耘者

殷林:阳逻港岸桥操作手,长江上空的“搬运工”,数十吨货物“一钩准”

蔡正霜:“门机小王子”每小时吊起22个单机重箱

李小龙:创造阳逻港岸桥操作“快、稳、准”的单班最高纪录

冯志祥:岸桥操作手技能大赛冠军,创新“无声响操作”标准

陈国斌:巧思设计让解放公园路美得更丰富

杨雄:起早贪黑,“荷花保姆”3年培育出71个荷花新品种

雷勇涛:“匠心园丁”调教紫薇一年开花三次

胡文武:一天步行4万步悉心照料花草树木

(长江日报记者韩玮 黄师师  王慧纯 王谦 陈晨 金涛 戴红兵 汤光磊  陶常宁 汪文汉 钟磬如 明眺生 杨晓雨

【编辑:杨京】


(作者:韩玮 黄师师 王慧纯 王谦 陈晨 金涛 戴红兵 汤光磊 陶常宁 汪文汉 钟磬如 明眺生 杨晓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